父亲-雪域英雄
父亲——雪域英雄
彭巍
一年前,我站在父亲的病床边,我在自责和悔恨中苦苦地煎熬,像躺在油锅里的鱼。父亲无声无息躺在我的面前,像似睡熟了。我的泪水伴着门外的雪花轻轻地落到地上。我默默地说:“爸爸,咱们不是说好了下午等您的孙子来看您吗,您怎么就走了?家里还有您养了30年的两盆君子兰还等着您去移花呢,每年的年夜饭您都要做一道拿手的菜——鱿鱼锅巴,您怎么走了?再也看不到您盼着孙子放学回来的眼神,再也听不到您早上起来浇花的滴水声,再也吃不到年夜您做的菜。还有许多许多……您怎么就走了。留下年老年迈的母亲,留下我们这些没有父亲的孩子,留下一支离破碎的家。”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安详的躺着一动不动,我知道,我再没有机会报答父亲,您永远也不会再喊一声我的名字了。我在感叹生命脆弱时,又苦苦想自己父亲。父亲虽然可以战胜雪域高原,可以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而确没能战胜病魔,真让人难以接受。父亲走了,我心里空荡荡的,像丢了魂似的。坐在空空地屋子里,面对泪流满面的母亲,我的泪浸满眼眶。望着那个空空的沙发,那是父亲最喜欢坐的位置。每次,我回家,他都坐在那儿。他会笑着问我一句:“巍巍回来了!"话语里透着喜悦。精神也好,问这问那的。如今空空的屋子里没有父亲的影子,只剩下了母亲。我的心也被掏空了。
我们家是一个军人家庭,父母当了一辈子兵,记得在我儿时,不论是我的老师还是邻居的叔叔阿姨都对我说:“你爸爸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是全军的特级战斗英雄,是国家的功臣。”我的同学们也都非常羡慕我。但当时,父亲对我来说就是一位对儿女严厉、对战士关怀、对工作认真的一位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一年了,我时常想念他,想念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现在我也为人之父,深深体会和理解了父亲当年对我们的严厉,他是对我们做儿女的爱和期望。我无时不在想念父亲。在月白风清的夜晚,父亲还托梦给我,让我好好照顾母亲!
我从小在父亲身边长大,父亲要求我非常严厉,每天要和战士一起出早操和训练,还和战士们一起打靶投弹,如果动作不规范,父亲就罚我重复做几十遍,有战士劝父亲:“他还太小,就算了。”父亲说:“如果是在战场上,连半点错都不能犯,否则,要丢命的!”有时实在太累了我就哭,父亲说:“你是个男子汉,男子汉就不能哭,在战场上你有哭的时间吗?”我从未见过父亲流泪。我曾经问过父亲:“爸爸,难道军人不会哭吗?”父亲说:“傻孩子,军人也是凡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只是我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当爸爸的战友牺牲了我都会流着泪在马鞭上刻一刀,最后连马鞭上都刻满了。爸爸的泪也流干了,所以,现在不会流泪了!哈哈!”在我眼中父亲就像石光荣一样,小的时候很难理解父亲对我的严厉,长大了才懂得他对我的爱。
2010年,自治区宣传部、兰州军区、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联合拍摄电视剧《雪浴昆仑》,特邀请我参加,临行前我在父亲的病床前对父亲说:“爸,我要去南疆和阿里参加电视剧的拍摄工作,这部电视剧是拍摄进藏先遣连的事迹!”父亲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流着泪(由于长期疾病,他已经不能说话了)。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父亲流泪,我知道,宣传《进藏英雄先遣连》是他最大的愿望。先遣连136名官兵战士,有63人长眠在雪域高原上。父亲曾经对我说过,你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这些烈士用生命换来的,你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也要永远记住革命的先烈。电视剧拍完后,我从昆仑山上带回一把土,来到父亲的病床边对他说:“这是您60年前进军阿里,翻越昆仑山上的土,我给你带回来了,你闻一闻是不是当年的味道!”最遗憾的是父亲没能看到电视剧的播出!
父亲2006年因病入院,与病魔做了五年的斗争,母亲一直陪伴着他。说真的,父亲的事迹他给我说的很少,小的时候是听大人讲,长大后是从报纸、书中知道父亲的故事,父亲给我讲的最多的就是:“儿子,我没有什么文化,参加革命学了几个字,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战争年代凭枪杆子,和平年代凭笔杆子。父亲戎马生涯一生,1948年8月,从西府战役,到韩城、黄龙、壶梯山战役,进军新疆,解放阿里。从中印反击战到建设乌尔禾兵站,为了祖国的解放和和平,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在父亲的祭日那天,天空飘着雪,大朵大朵的雪花沸沸扬扬弥漫了天空。这也是上苍对父亲无限哀思,雪花轻轻地的落满大地。我和母亲还有我的儿子去烈士陵园给父亲扫墓,带去了父亲最爱吃的饭菜,带去了儿女对父亲的的思念,父亲,你留下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你就像一面旗帜,永远的飘扬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