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菊朋下海说起
言菊朋与陈彦衡相处甚久,不仅对谭派艺术刻苦钻研,尤注意音律和四声调值,在谭的唱腔等方面得陈指点,艺益孟晋。当时他在北京走票,偶歌一曲,隔室相聆几能乱真。闽侯李苏堂(释戡)曾赋诗曰:"余味独菊朋,十年隅坐得师承,叶官粉墨惊时辈,垂老悲呻类病僧"认为学谭者能得其神髓者,莫过于言三。言菊朋第一次粉墨登场,是民初与陈墨香在北京"聚寿堂"堂会上串演《御碑亭》,获得好评,继之又与章小山(王瑶卿亲授的一位名票)在"同和堂"串演《宝莲灯》,从此以学谭著称,其名大噪。
一九二零年七月,直皖战争爆发,奉系军阀张作霖,助直倒皖成功,平步青云除以"镇威上将军",衔任东北三省巡阅使外,又兼蒙疆经略使,驻节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区,兼任都统,成为不可一世的"关外王"。是年张氏在奉天(今沈阳)称觞,举办盛大堂会,邀请京中所有京角参加,因慕言名以一睹为快。但票友与一般职业演员不同,乃许以演唱大轴,并以上宾礼待之。奉方派专人来京邀请,暗中赠以现洋三千,并说:"言三爷不演,坐客势必不欢。"按当时惯例票友演戏不取报酬,言对此进退维谷,犹豫不决,衡量之下,自知不能得罪于张,不如顺水推舟,尤以在众多名角中能演唱大轴,不公为票友扬眉叶气,也从此可以身价倍增,于是他毅然从命,从此奠定了他下海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