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敬的人
知道丁亚光烈士因公殉职的事情,完全出于偶然。一天晚上,在一个难得闲暇的时间里,我打开手机,例行常规似地翻阅微信朋友圈。突然之间,朋友转载的一篇名为“好战友好兄弟,一路走好”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这篇文章转自“无锡公安”。不用说,仅仅看到标题,我就已经知道事情的八、九分。点开文章内容仔细阅读,才知道2016年4月11日凌晨,无锡市公安局刑侦民警丁亚光在侦办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过程中因公牺牲,年仅26岁。 26岁,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虽然每个人都曾经有、正在有或者即将有26岁这个年岁。26岁,如同丁亚光烈士牺牲的那个凌晨一样,正是人生的刚刚开始阶段。还是先简要交待一些烈士的生前情况吧。丁亚光烈士,出生于1990年9于27日,预备党员。可能由于父母都是人民警察的缘故,丁亚光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像父母那样的人民警察,后来在2008年义无反顾地报考了素有“江苏人民警察摇篮”之称的江苏警官学院。2012年,完成4年本科学习的丁亚光以优异成绩毕业,并于同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截至牺牲之前,丁亚光烈士已经从警近4个年头了。 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丁亚光烈士非常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刑侦工作。他曾经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仔细勘察现场数小时,直到提取到两枚有价值的鞋印作为证据;他曾经3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连续作战,不给犯罪嫌疑人以喘息之机,最终确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成功破案;他曾经转战千里,连续奋战七昼夜抓获犯罪嫌疑人后,仍然婉拒了领导让其休息的好意,继续投入战斗;他曾经在其他战友都回到宿舍休息后,仍然回到工作岗位为第二天一起重大的收网行动做准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此事例实在太多,感动之余,钦佩之余,不胜枚举,更不忍心再枚举。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刑侦工作,丁亚光烈士焉能如此投入,如此拼命?在丁亚光烈士眼里,公安工作如同警察自身一样是神圣的,须全力以赴才对得起它!在丁亚光烈士眼里,刑侦工作已经如同他的生命一样重要,或者成为了他生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抑或,已经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丁亚光烈士是千千万万名人民警察中的一员,是数不清的为公安事业而牺牲的公安英烈中的一位。南京城南的雨花台烈士陵园内,有一座江苏公安英烈墙,上面镌刻着数百位多年来因公殉职的人民警察。清明节那天,在一个间阴间雨的日子,我再次来到江苏公安英烈墙前祭拜公安英烈们。站在公安英烈墙前,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抑制不住内心的崇敬之情,曾作一诗《清明祭》:云气空蒙浩气存,英烈墙前谒警魂。鲜花盛开映碧血,松柏常青照丹心。有德有能唯奉公,无怨无悔不惜身。总有知音不寂寞,气贯长虹亘古今。 战争年代,正如著名作家魏巍所言: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而在和平年代,人民警察无疑是最可敬的人,特别是那些为了人民的平安和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警察。在这个自媒体时代,由于个别媒体的别有用心的推波助澜甚至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一些对社会不满的群体对人民警察怀着极深的偏见。所谓,当局者清,旁观者迷。没有真正从事公安工作的人又哪能体会其工作的艰辛、责任的重大和风险的可怕?岂不闻:不是局中人,焉知局中事?不知局中事,岂可妄言之?相信不久的将来,丁亚光烈士的名字会镌刻在江苏公安英烈墙上。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丁亚光烈士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以自己年轻而鲜活的生命阐释了新时代的江苏公安精神——忠诚、勇敢、智慧、奉献、廉洁。怀着无比的沉痛和崇敬之情,暂且作诗二首。送英烈烈士双亲虽坚强,现场亦呈泪飞状。从此阴阳两相隔,战友同壕更断肠。英烈颂青山有幸埋忠骨,壮士无悔铸警魂。生就铁肩担道义,视死如归续清芬。我将永远记住这个名字:公安英烈丁亚光;我愿向全世界宣告:人民警察是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