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汾阳王郭子仪家族墓地挡了路,因此对郭子仪家族墓地展开野蛮挖掘
发布时间:2012-06-28 22:35:56
发布人:
郭汾
最近西安因为开发房地产,排水管线被大唐汾阳王郭子仪家族墓地挡了路,因此对郭子仪家族墓地展开野蛮挖掘。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已经测定了郭子仪子子孙孙的墓葬位置,正在挨个展开“抢救性发掘”。目前,著名戏剧《打金枝》的主角,唐玄宗孙女升平公主与驸马郭暧的合葬墓已经被打开,遗骨被带走,文物被搬入库房。此外,郭暧和升平公主之孙:郭仲文、郭仲恭与唐穆宗女金堂公主墓已于去年被挖掘。
有的年轻人对汾阳王郭子仪的历史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没有郭子仪的横空出世,很有可能中国已经亡在公园8世纪了,汉字和汉语也许早已成为考古学需要解决的难题——从安禄山等异族人占领唐朝大部分疆土,到安史之乱平定后长安、洛阳被异族侵占,都是这个军事奇才以奇迹般的无数次以少胜多战役,最终挽救了华夏民族政权,中国才又一次免于亡国,并一直传承至今。
郭子仪因为这个原因,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传诵不衰的名将,他的儿子郭暧扇升平公主耳光的故事,也被编成《打金枝》的戏文,被本民族永久地传唱下去。然而如今郭暧与唐玄宗孙女的墓地被人挖了个底朝天,遗骨被人强行带走,随葬品全部成为博物馆中的猎奇物品,这让我扼腕叹息。
近年来我对自家家谱的研究,引发了我对伦理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一系列思考。根据我家族谱记载,郭子仪后裔随南唐南迁江西后,有一枝人在明朝初年湖广填四川时迁徙入富顺县,在当地繁衍生息近八个世纪,目前我们已经几千人的宗亲。国内也有许多郭氏宗亲会,大部分都冠以郭子仪的堂号。当然,这其中估计有部分是明清修家谱时攀附郭子仪的,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汾阳王在汉族人心中的历史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功绩的确不亚于北魏孝文帝,也不亚于朱元璋,都是拯救过国家的人。
从伦理角度而言,不管郭子仪是不是郭氏宗亲会全体宗亲的真正祖先,也不管被开挖的是不是他的墓葬,从伦理角度而言,发掘本民族古代墓葬的行为是相当荒唐的,是冷血的破坏伦理行为。因为,没有历史上的这些人,就不会有现代的我们。我们只是古人肉体和精神的多元化遗存而已,而古人就是我们的过去,是我们在漫长的时间和无垠的空间中的生长记忆。他们保护了我们一代代生存至今,没有像和他们同时期的许多民族一样走向消亡。挖掘他们的坟墓,特别是违反本民族约定俗成的千年惯例——不发掘古墓,在任何朝代都是是严重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