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046
本馆由[ 楊樂樂 ]创建于2009年11月09日

《剧谈》这样评论梅兰芳先生

发布时间:2012-12-24 10:30:55      发布人: 一米阳光

  1913年10月,梅兰芳接受上海许少卿邀请首次赴上海演出。10月28日《申报》13版《剧谈》这样评论他:

  梅兰芳之青衫亦为都中第一流人物,色艺之佳,早已名满都下二难兼并,必有特异之技艺以动人,观 听者有梨园癖者自必联翩往观,第一台又将座物隙地矣。

  1918年,梅兰芳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 的梅派。《申报》当时出了一个类似专栏的《梅讯》,共有数百篇文章,专门介绍梅兰芳的踪迹、演出等内容,由此可看出他的巨大影响。

  1920年04月20日《申报》14版《梅讯(六)》消息

  二十九夜,演嫦娥奔月,友人戏调浣溪沙一解曰:咫尺天涯望玉宫,五云佳气压仙蓬,松亭神箭太匆匆,酿酒情怀人独倦,折花心绪易偏慵,青天碧海露华浓。嫦娥奔月 自畹华演后,海上男女剧场莫不效颦。其唱词纵不多而精绝,可与散花并传,特录之,此后再演,可按图而索骥也。

  1922年07月04日《申报》18版《梅讯(二十九)》消息: 畹华定於本夕出演瑶台,瑶台为《南柯梦》中一折词藻,音节之美久已脍炙人口,畹华得名师指授,更有绝妙身段,梁州第七之载舞载歌,真如一朵红云。

  最近时装有绝妙之妆畹华新自某处见即召发工如法制发且已觅得此类摄影为模型矣。抗战爆发后,梅兰芳蓄须明志,闭口不唱京剧,一度卖画为生,直到抗战胜利后,他才重新开唱。

  1946年12月05日《申报》5版《梅讯》消息:

  梅畹华博士文武昆乱不挡,能戏不下百馀出,编有私房本戏甚多。凡剑舞,带舞,羽舞,袖舞等,以及服装,道具,悉属别出心裁,融新旧于一炉,为且行开新园地。胜 利后迭次公演,所漏戏码以各界热烈要求莫不重复演出,致有许多好戏未获尽量表演,引为憾事。兹应观众一再要求,决再漏演早年杰作前后部《西施》,沪儒士女当以一观为快 。

  西施毋庸多为介绍,为一极富意义之国剧,梅氏所为翩舞,即可见诸于前部西施。后部中独步虚廊,泛隐西湖等精彩项目,凡西皮、二黄、南梆子、二六,无不各尽 其妙,唱功繁重,充满幽怨、忠愤之气,尤为是剧精神之独特所在。馆娃宫内羽舞时,配以胡琴曲牌哪吒令,警口不凡,允称空前杰作。又梅剧卖座始终不衰,应各界一致挽 留,闻已允将演期延长甘日,至月底始行停锣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