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要有色彩
苏州 王春华
骑着一辆老坦克,嘴里夹杂着淡淡的烟味,没喝酒话语不多,畅饮后谈笑风声,侃侃而谈,而且无名指甲超长,据说是便于翻书用,这就是我初次见到凡晓旺总编的第一印象。
1992年的一个夏天,作为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友城科的日语翻译,我担任了苏州日报社首次出访日本北国新闻社的翻译,从那时起我认识了苏州日报社的凡总编。众所周知1994年1月1日,全国第一张彩色晚报——《姑苏晚报》正式与读者见面,而她的集大成者正是幕后呕心沥血的凡晓旺总编辑。记得筹备阶段,当时他曾说过“培育一份新报纸,压力的确不小。但是压力就是动力,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主打地方新闻,突出苏州民生报道。但是,仅有这些并不能迅速地让晚报与众多成熟大报抗衡。”提及办报思路,凡总编道出了当时苏州日报社创办晚报时所用的杀手锏——办彩报。正像他的一句口头禅: 生活就是要有色彩。
自从我与苏州日报结缘后,凡是有报社同仁聚会或举办的一些活动,我会
积极参加,凡总编曾经多次夸我“ 小王是半个报社人 ,也算是苏州日报的一名“荣誉员工”。他还饶有风趣地说“苏州小娘鱼(指我),讲了一口地道的东洋话,你看!我的名字中正好有姓王的人会讲日语的“旺”字,可是我只会一句苏州话的日语“阿里阿多”呵呵,非常羡慕你,人小气场大”。
1993年夏天正是《姑苏晚报》紧锣密布的筹备阶段,那时我家住在报社附近五卅路一个简陋的平房里,晚上下班后,他会和当时的办公室吕主任一起到我家共商姑苏晚报的如何创建事宜,由于凡总编喜欢喝酒,我妈还特意到外面小店买些啤酒来“慰劳”他们。有一次,凡总编自己干脆买了两瓶啤酒挂在老坦克龙头上骑到我家,我妈一阵发愣,是否以前怠慢了他,他笑呵呵地回答道“阿姨,老是麻烦你,心里过意不去,还是自带酒水吧。”从他在我家的言谈举止,丝毫看不出他是著名文学理论家阿英的外孙,像他淡泊名利,不摆总编架子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4年我东渡扶桑去了日本工作,据说1996年1月1日,《苏州日报》也正式出版彩报,苏州日报社成为全国第一家天天出两份彩报的报社。
2000年我回国工作后,每年必定会与他电话拜年嘘寒问暖。去年知道我身体不太好,他还说过冬至前要带我去看老中医;有时晚上喝酒后会打电话和我谈家常,让人记住的一句话就是“妹子,我牵记你!”
如今斯人已驾鹤而去, 妹子没能送大哥最后一程,心里很不安。希望大哥到了天堂少喝点酒,办份具有天堂般色彩的晚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