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林追忆父亲
写在五七前
父亲大人走的是安祥的。
明天已是“五七”了。
按风俗,“五七”是人走后祭奠的一个重要日子。
从形式上讲,主要有送福包、烧纸钱、送房送车之类的事得到位。
一件事当人人都在这样做时,往往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倒显得像不重要了。但如此这般,寄托哀思,表达思念的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
我妈常说我最像爸,这得感谢基因的伟大与神奇。
父亲是一个阳光、磊落的人,他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加工作,一路走来历经了土地革命、反右、四清五反、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一直没有受到任何冲击和伤害,也许出生好是个“护身符”,但他秉性正直,处世襟怀坦白,从无算计绝不害人的处世哲学和品性不得不说起了相当的作用。
父亲是一个公而忘私的人。那时我十岁开外,母亲是百货公司营业员,无暇顾及我们。那年那天父亲要出几天差,于是给了我五角钱便放心的工作去了。因嘴馋钱我买西瓜吃了,当时那个爽,那个痛快至今记忆犹新,然这个爽,这个痛快最后分解成了后几天的早餐,这也让我刻骨铭心历历在目。
父亲是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幽默的人。因家大口阔,收入微薄,拮据是常态,吃饱穿暖是目标。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我的父亲也总能随遇而安,从无怨言,从不埋怨。
逢年过节,有些好吃的他就来点小酒,自斟自饮,喝到兴起唱段京剧,那一腔一调,一招一式亦有板有眼风趣幽默。从中也让我们学到了笑对人生乐观生活的美德。
父亲闲时的最大爱好是钓鱼。每到周末我便挖好蚯蚓,备好渔具。二天一大早跟着父亲去钓鱼,一般都是三到五两的鲫鱼,偶尔也钓到几斤重的草鱼和青鱼。不但丰富了业余生活也着实改善了餐桌。
退休后除了偶尓钓钓鱼外,参加最多的活动就是健身,所以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
卧床是八十七岁以后的事。
在医院期间,他最高兴的是儿女们去看他,当我们走近他,喊一声爸爸时,那一刻流露出的喜悦与满足是最叫我记忆深刻的,当他叫我们回去,去忙各自的事情时,我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叫言不由衷,不舍和无奈,还有在他心底深重的父爱。
父亲离世应属寿终正寝。
这就是生活,就是现实,就是人生,由不得你选。
爸爸,来世我们还做父子。
2022年2月17日李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