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42519539
本馆由[ 南海金锚 ]创建于2010年12月07日

思念母亲(一)

发布时间:2011-02-03 10:42:49      发布人: 南海金锚
思念母亲(一)
        想娘的痛刻在骨中,思母的泪留在心里--愿我的思念跨过冥冥尘世,感悟空灵慈悲。愿母亲的灵魂:不离故土不上天,不做菩萨不成仙,来世还为亲慈母,遍洒慈爱满人间。
        母亲于2009年5月14日(阴历4月20日我铭记着这个日子)因患冠心病心血管破裂去世,享年72岁。
        母亲走了, .吃了太多的苦享过太少的福,一辈子从没作过主的母亲走了---母亲走时非常安详,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似乎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什麽遗憾。  
        母亲走了,带着对这个充满着儿孙们欢声笑语的家的眷恋走了,留下了她为孩子们托举了几十年的这片家庭的蓝天,却将我的思念永远地也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也将那份永远无法释怀的哀和痛还有我无止境的思念留在了心底---从今往后,母亲的音容笑貌就只能从照片上、更多的从记忆中重温了。
        知道吗?母亲,您走的太急。没留下半句遗言,把蚀骨的苦痛丢给了我。您的太早太快的离开给我---您的儿子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永久的思念。谁都知道父母是天下至亲,情深似海,恩重于山。"子欲养而亲不在"是非常遗憾的。直到现在,我都一直无法从你过早离去的哀痛中解脱出来。靠着父亲的微薄工资您竭尽全力养育拉扯大了我们,本是您应该生活的更幸福一些,应该得到儿女更好的孝敬,可以更加开开心心的享受儿孙绕膝的更多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可您竟然撒手人寰匆匆而去。人生能够享受母爱是多么地幸福。"八十岁还得有个妈",是因为有妈的家中才有着家的特别的温馨。可如今"子欲养而母不在"了,其悲其痛该让我用何言以表。"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想起母亲,我却常常任热泪流淌,不能自抑。因为我无法接受母亲离去的事实。
    母亲1937年3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自小秉承了外婆的个性,勤俭、刚强、干净,一生酷爱种植花草。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对喜爱的缝纫、剪裁悟性极高,小时候,每逢过年,我们都是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衣服.母亲在家中排行老大,母亲有二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可是,不知什么原因,留下的确只有我的大舅。二舅、小姨被外婆送给了外婆的妹妹抚养。或许这也是生活所迫吧!
      母亲一生生养了我们四个儿女。母亲没有读过书,没有正式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绩,母亲的一生都是由许许多多平凡而普通的小事和点滴细节建构而成。但在儿孙们心中,在左邻右舍和亲友们眼中,她是一位真正伟大的母亲:她用朴素的语言和自身的榜样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怎样自尊自强,培养我们正直的品行;她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行孝义,勤俭节约、行为举止让老人们称誉;她真诚仁厚,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与世无争,让乡亲邻里异口赞颂;她温柔贤淑,勤俭持家;尤其是在令人不堪回首的六.七十年代,她用令人难以想象的坚韧和刚强,挺着病弱的身躯,像男人一样打临工,苦苦支撑起我们贫穷的家,让儿女们在贫瘠中感受到无尽的温暖。...
       母亲走的很匆忙。在前一天(12日)我还和母亲通过电话,祝福父亲生日快乐,母亲告诉我买了鱼、肉、排骨13日晚饭后,母亲、父亲还一起外出散步,20点钟父亲回来为冰箱除霜,母亲看见地上流淌的水就拿起拖把搽拭,跌坐在地上.母亲被送到了人民医院急救,于14日三时五十四分在转院的途中(捞刀河)去世。
       母亲被装到冰冷的冰棺里,而后又被装到小小的大理石盒子里,母亲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她再也不会回来再喊我一声儿,再也看不到我工作,我再也无法享受到母亲的疼爱,知道吗母亲:在为您守灵的日子,很多邻居街坊都来为您送行。不知有多少人为您的过早辞世忍不住痛哭失声,大家都说您"是一个好人"。能够得到"是一个好人"这样的评价,是您用自己平凡而高尚的风范在父老乡亲的心中"竖立起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普希金语)。能得到这样的评价,母亲,我为您骄傲。
       正对着母亲的遗像,凄凉悲哀的心情像藤蔓一样始终在裹身缠绕。我无法适应和母亲在两个世界里的那份牵挂与思念。面对母亲的遗像,我辗转反侧,思潮翻滚,追忆往昔,如锥心痛。寂静的夜晚,我静静地凝视着母亲的遗像。感觉到母亲的音容笑貌依旧真实,几次在眯盹和恍惚中,靠近着母亲,聆听着母亲的谆谆教诲,母亲虽然远离了我,但,母亲永远活在我心中。
        点燃一叠纸钱冥币,跪拜祈愿,我再也控制不住,嚎啕大哭。我任由思念的闸门开启,泪水奔涌而出痛彻肺腑。那化为轻烟的纸灰在潮湿的风中旋转,飘忽萦绕在空濛迷茫的旷野。微茫的火星延伸着我不竭的缅想。朦胧的泪影中,幻化出母亲永恒的慈祥面容。                     
图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