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珍是五华著名红军女宣传员
梅州是重点革命老区,是全国五个之一、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在战争年代,梅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为进一步挖掘整理我市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铭记梅州籍革命前辈可歌可泣的故事,梅州日报与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合办“红色故事”专栏,刊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梅州八个县(市、区)相关的红色历史故事,敬请垂注。
张剑珍(1911-1931),五华著名红军女宣传员,五华县双华区曹陂村人,生父大地主张少山深受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毒害,在她10岁时便把她卖给同村一胡姓家庭做童养媳。她于1926年参加乡农会,因善唱山歌,任农会宣传员,编唱革命歌谣。每到一地,都能结合当地情况,自编自唱革命山歌。从八乡到安流,就唱道:
好久唔曾到安流,
来到安流系风流。
大家姐妹团结起,
杀倒白派廖少洲。
到华城,又唱道:
好久唔曾到五华,
五华真真系繁华。
大家姐妹团结起,
杀倒白派张九华。
1928年夏,革命低潮时,张剑珍历尽艰辛走上八乡山找到党组织。古大存欲劝她回家,她出口答唱:
一条山路曲弯弯,
送涯来到八乡山。
一心就系来革命,
来时容易转时难!
古大存见她确有捷才,便把她留下来任宣传员,兼做妇女工作;先后任红军四十六团、红十一军宣传员,五华县苏维埃政府委员。自此,她带领铁姑娘战斗队,活动于梅、丰、华边境,每到一村一寨,都能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歌谣宣传革命道理。如“土地本公有,地方霸占就(全部),农民同佢做,惨过牛”。
1931年夏,红军撤离八乡山,张剑珍等辗转到紫金活动时,不幸被捕。国民党五华县警大队长张九华率队将她押解回安流审讯,见她美貌年轻,垂涎欲滴,意欲劝降纳为妾,遭到她严词拒绝并唱道:
人人喊涯共产嫲,
共产做事总么差。
红白总要分胜负,
白花谢了开红花,
死都唔嫁张九华!
后被押解回五华囚禁,几经利诱酷刑,张剑珍始终坚贞不屈,在华城雷公墩从容就义。
下面这组《妇女十二月痛苦歌》,是大革命时期张剑珍进村入户宣传演唱的歌谣(据新中国成立后八乡山大竹园的老赤卫队员陈玉宏、陈裕发、张源妹等回忆辑录,1990年由中共五华县委党史研究室收集整理)。
正月里来是新年,
做人妇女唔值钱。
爷娘家产涯么分,
当作牛猪去卖钱。
二月里来是春分,
旧的礼教太不公。
婚姻不由自己愿,
一生乐趣总归空。
三月里来是清明,
手忙脚乱做唔停。
风吹雨打日头晒,
几多辛苦为别人。
四月里来饥荒天,
番薯又么谷又完。
有好丈夫还过得,
么好丈夫就冤圈。
五月里来是端阳,
大家姐妹爱知详。
同系爷娘生育介,
男女平等理应当。
六月里来又半年,
做人妇女真冤圈。
脉介苦楚都挨过,
唔知哪日出头天。
七月里来秋风凉,
讲到妇女真凄凉。
天光起床做到暗,
依然三餐喝粥汤。
八月里来是中秋,
百项算来么件有。
长年卖柴担炭脚,
恁般前世咁么修。
九月里来是重阳,
一天凉过一天凉。
夜里又愁么被盖,
日里又愁么衣裳。
十月里来小阳春,
收冬时节乱纷纷。
做人妇女真辛苦,
天晴落水爱出门。
十一月来收了冬,
男人妇女太唔同。
有理无理总爱做,
呕血伤心会吐红。
十二月来将过年,
妇女痛苦讲唔完。
诸姑姐妹齐觉悟,
努力争取自由权!
歌谣字里行间以遭受层层压迫身处社会底层的客家妇女纯朴口吻,富含五华客家的方言特色,时令段落推进整齐,语言质朴凝练、率真自然、简练明快,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同时运用排比修辞手法,一针见血把妇女们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所遭受的种种不幸痛苦一一罗列出来,贬斥了当时社会对妇女的不公平,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在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里,广大农村妇女长年累月处在夫权、政权、族权、神权的压迫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一幅幅妇女辛劳之图,生动展现在世人眼前,令人心酸怜悯之余,不胜唏嘘。当时这组歌广泛流传于五华、兴宁、丰顺、紫金等地,歌词深沉、凄婉,毫不留情地控诉了土豪劣绅对农民妇女的残酷剥削与欺凌,发出强烈的反抗之声,同时鼓动妇女们憎恨旧社会,憧憬新生活,主动起来参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