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范亭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3095536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9月23日

续范亭

发布时间:2010-09-23 10:40:5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他生下来时并没有伟人的标记,国难民忧使他投身革命

  旧中国之黑暗、之腐败,曾激起无数爱国志士的“揭竿而起”,1893年冬天,生于山西省崞县西社村的续范亭,一生下来便尝到了冬天严寒的味道,读私塾,上小学,12岁时他已初知世事,16岁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后任革命远征队队长,奇袭大同,首战告捷。1912年,范亭人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参与反对北洋军阀的活动,1914年因参加倒袁、反阎的活动,受到通辑,乃离校赴陕西华阴,与革命党入胡景翼、续西峰、孙岳、邓宝珊聚会华山,共商讨袁大计,这就是被人们所称的“华山聚义”。

  之后,续范亭组织护国军,夜渡黄河袭山西,参加靖国军,奔走于北京、保定、天津、洛阳之间;1924年组织北方民主革命武装国民军,先后任国民第三军第二混成支队参谋长、第六混成旅旅长。 1932年应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之约,赴任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参谋长,陆军新编第一军参谋长,此后改任中将总参议。

  二十余年的寻求,二十余年的奋斗,使得续范亭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成长为爱国将领。国难民忧使得他嫉恶如仇,大义凛然。

  ●夜沉沉,为唤醒国人,他悲壮的自杀已被历史铭记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倚仗武力辱我中华,华北沦亡在旦夕。时任第一军中将总参议的续范亭悲愤至极,从兰州赴西安,又太原,北京至南京,为抗日奔走呼号,他与原靖国军老友于右任一起,向国民党中央陈述抗日救国大计,无奈蒋介石拒不纳谏。这时的续范亭从西北到华北,跨黄河,越长江,一路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而南京城里却花天酒地、歌舞升平,此情此景、已令续范亭绝望。 1935年12月26日下午5时,他怀着剖腹铭志以唤醒国人的最后一线希望,在南京中山陵挥剑自杀。幸被汽车司机及时发现,范亭遇救。

  这次自杀,无疑是一个爱国志士无奈而悲壮的选择,正如他的五首绝命诗其中之一所写:“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将身躯易自由。”

  范亭的爱国杀身行动,很快在全国传开,无数有良知良心的中国人无不表示敬意。伤愈出院后,在苏州、杭州、无锡等地辗转疗养,开始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更加看清了国民党统治者的卖国本质,决心与国民党决裂,爱国之志愈坚,在杭州西湖旁一个山洞石壁上,他手书并刀刻“尽此一报”四个大字,再次抒发了他的爱国之情。

  ●路漫漫,抗日雄心在,阎锡山说:“他是背上棺材抗战”

  自杀后的续范亭又一如既往地加入抗战行列,1936年12月,范亭到西安后便发生了“西安事变”。在此期间,他遇到老友南汉宸,并通过南的引见,拜访了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伟人一席谈,心胸阔如原,从而使续范亭对共产党有了更深的了解。1937年初,他按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以西北军杨虎城代表的身份,回山西做争取阎锡山抗日的工作。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破平津、南口、张家口的门坎之后,在危及山西的形势下,山西成立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续范亭担任战动总委会主任,在此期间,从共产党和国民党将领的多次会谈到对在国民党将领中做抗日救国的工作,从动员群众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到维护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他都做了大量的艰辛工作。

  正当战动总委会在敌后迅猛发展之时,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使阎锡山本来面目暴露出来,阎在陕西省宜川秋林镇高干会议上大肆宣扬“中日不战而和,国共不宣而战”,范亭当即朗诵孙中山总理遗嘱,义正辞严地驳斥了阎锡山及其同伙的反共言论。为此阎锡山恼凶成怒,说:“续范亭是背上棺材抗战的,我们不能背上棺材抗战。”

  是的,范亭不愧硬骨头,为了抗战,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秋林会议后,他专程向毛主席汇报了晋西北抗战情况,揭露阎锡山的反共阴谋。他说:“只要我续范亭不死,我还要坚持抗战到底!”

  ●最宏大、最谦虚的希望就是:“做一名革命军的马前卒”

  山西局面日益恶化,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晋西政变”。16日,赵承绶奉阎之命,在兴县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传达消灭八路军和新军的部署,闻此信息,范亭借机离席,单身匹马闯出阎军防线,直奔岚县向晋西北党委汇报。1940年 1月,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正式成立,饱经风霜的范亭任总指挥,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在兴县成立,范亭被推选为行署主任,后又任晋西北军副司令员,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为抗战而奋斗,为人民解放而奔波。

  1941年春天,范亭终因长年积劳成疾,旧病复发,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到延安休养。在此期间,他赋诗写词,歌颂光明、痛斥黑暗。

  1947年9月12日,范亭因病离开了他终身为之奋斗的大地,享年55岁。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表达了对共产党的衷心爱戴,向党呈送了入党志愿书,请求“做一名革命军的马前卒”。

  拔剑长歌,铮铮铁骨,续范亭的爱国精神将为世代所铭刻,崞县那个小山村会记得他,山西的山山水水会记得他,中华儿女都会记得他!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