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417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09日

宋克达同志生平

发布时间:2009-12-09 10:47:52      发布人: 天堂天使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沈阳军区原政治委员宋克达同志,因病于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七日十一时五十三分在沈阳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宋克达同志一九二八年七月五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少年时期就接受进步思想,一九四四年八月参加新四军,一九四五年三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宋克达同志历任苏北军区抗大第五分校学员、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炮兵连文化教员、团宣传队分队长。入伍不久,就多次参加拔除日军据点战斗,参加了阜宁战役、淮安战役。在坚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宋克达同志历任东北二纵四师十团一营三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一一五师三四三团一营机枪连、二营四连政治指导员等职。他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作战,夏季、秋季、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衡宝战役、广西战役。作战中,指挥果断,机智灵活,出生入死,两次负伤,仍坚持参加战斗,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

    新中国成立后,宋克达同志先后担任了一一五师三四三团政治处股长,团后勤处政治教导员,一一五师干部部干事。一九五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宋克达同志随部队赴朝作战。曾参加了著名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战役和阵地守备战,多次立功。战争期间,他虽然身患重病,组织上安排他回国治疗,但他三次返回朝鲜前线,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

    回国后,宋克达同志任一一五师三四四团干部处副处长,东北军区干部部计划调配科助理员、沈阳军区政治部干部部第一任免处助理员、计划调配科副科长、科长,一一五师三四四团政治委员,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三十九军政治部副主任,一一五师政治委员,三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等职。党内历任团党委、师党委、集团军党委、沈阳军区党委常委、书记。他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宋克达同志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在历次政治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文化大革命”中,自觉排除极左思潮的干扰,坚持我军政治工作的原则,继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狠抓部队的教育和训练,使部队军政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他坚定地站在正确路线一边,带领部队划清是非界线,保持了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进行拨乱反正,清除错误思想的影响。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中,坚定地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一致。从七十年代末期以来,他一直担任我军中高级领导职务,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善于抓大事。十分重视党委、机关建设和各级干部的培养。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深受部队指战员的爱戴和敬重。

    宋克达同志从参加革命之日起,就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勤奋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顾全大局,掌握政策,有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他光明磊落,公道正派,不谋私利,一身正气,刚直不阿,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他作风民主,待人诚恳,胸襟开阔,团结同志,关心部属;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他自觉实践我军宗旨,尊重地方政府,爱护人民群众。退出领导岗位后,仍然十分关心党和军队的建设事业,病重期间还为部队工作提出建议,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高度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宋克达同志病重期间,军委江泽民主席、刘华清、张震副主席及其他军委领导同志曾亲自到医院探望。

    宋克达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宋克达同志永垂不朽 !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