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怀念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16914677
本馆由[ 诠释生活 ]创建于2012年04月05日

写给母亲

发布时间:2012-05-13 13:59:20      发布人: 诠释生活
        每当听到《母亲》的那首歌,总有一种酸楚的滋味涌上心头。那优美的韵律,那感人的词句,无不让人产生对母亲的向往和思念。但在我生命中从未感受到歌中唱到的那种母爱,不是母亲不爱我,只是在我十八岁那年母亲就撒手人寰,且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疾病缠身,想为我做的那麽多事都做不来,只好常常流着焦急的泪水伴着我的童年和少年。我很想念母亲,也没少抱怨自己命苦,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亲,也失去了母爱。

       母亲离我远去27年了,若身体健康的老人活到现在也有87岁了。母亲过早地离开人世绝大部分原因缘于我。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是家里的唯一男丁。原本家里对于父母来说,儿女双全,三个姐姐两个哥哥,可在那吃穿没有保证、有病无法求医的贫困的年代,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很不幸,少年夭折。父母在受到沉重的精神打击的情况下,一刻没有终止对儿子的企盼,就在父亲44岁、母亲41岁那年,我降生了。可母亲在生我做月子期间,坐下了许多毛病,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当我记事的时候,母亲已得了半身不随,拿现在来说,可能就是脑血栓,虽然父亲不惜一切代价为母亲到处求医问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极其有限,也没能治好母亲的病,最后只能瘫在床上,三年后母亲不幸病逝,那年我整整年满十八岁。

       我对母亲的记忆是,不到50岁就拄上了拐杖,好在生活还基本能自理,身体好点时,还克服千难万苦,给家人做上一顿饭,即使这样,全家人都开心不过。对我这宝贝儿子特别疼爱,经常呼着我的乳名——柱子、柱子,极其亲切。虽然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常常督促父亲、姐姐照顾好我,父亲自不必说,姐姐们都非常用心的呵护着小弟弟——家里唯一的未来的男子汉。虽然没有母亲的亲自照顾,我也是很幸福的孩子,好吃好喝的常关顾我,穿着俩个姐姐早早为我准备好,确实体会到了掌上明珠的感觉。大一点了,心里总暗暗感到,为什麽我的母亲不能像人家母亲那样,料理家务,处理事务,帮父亲做力所能及的活计,特别是不能带我玩耍,想到这些我便产生一种无名的苦闷。当我真正懂事的时候,我开始为母亲饱受病痛的折磨而痛苦,尤其母亲瘫痪在床后,每天哎哎呀呀,这时两个姐姐已出嫁,我只能帮助父亲精心地照顾母亲,为母亲接屎接尿,喂水喂饭,可无法解除她的病痛,那时我真的很苦恼。到现在让我欣慰的是,母亲在世时虽然我还幼小,但确实很好地照顾了母亲,尽了我应尽的责任和孝心。

        在我和母亲共同生活的日子里,看不出母亲有多麽好,那时母亲因为病魔不由自主,但从父亲的口中,听的特别清楚,你妈比我强,你妈特别能说会道,心肠特别热,外边的事都她去圆场,对你爷爷奶奶特别好,对你叔叔很关心,他俩家里有事时都到咱家来,你妈把家里好吃的都让他俩吃,不想回家时在咱家住,你妈一点都不烦,其实我的父母都撑起了爷爷奶奶的责任,怕爷爷奶奶为叔叔操心。不管父亲这样说,叔叔有很多感动,他们说我嫂子对我们最好,嫂子很心疼人,把家里事全承担起来,恐怕周家的日子过的不好,别人笑话。不要听自家人这样说,外人对母亲的评价也很高。有爷俩流落到我们屯,无依无靠,不得以两家住到一起,母亲特别心疼住在一起的大姐,缝缝补补,吃不上的时候,都是母亲而为之,因此让大姐很感动,执意认母亲干妈,可母亲怎麽都不接受,母亲说:不用认干妈,我这麽做是应该的,看你们爷俩多不容易,你还小,你爸爸眼睛还不好,生活多麽艰难。到现在那位大姐心存感激,他的儿女几乎和我一样大,总叫我老舅,有时我很不好意思。母亲很孝敬父母,姥爷很早去世,姥姥没有依靠,只好寄居我家,那时父亲为了全家人生计东奔西走,母亲精心照顾姥姥,使姥姥安度晚年,虽然那时生活很苦,可姥姥还是很满足,若有在天之灵,在九泉之下,姥姥肯定特别欣慰女儿女婿为她养老送终。

        在我,不,在我们的心目中,不在乎母亲为我们做了多少,特别在乎的是母亲的养育之恩,饱受了十月怀胎的痛苦,经历了一朝分娩的艰难,才有了长大的你我,才有了今天成熟的你我,其实母亲从来不计较你感谢她,她只在乎我们越来越好,不要在乎母亲对我们有多麽好,母亲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报答不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什么时候吃不上饭,看不起病,只有当下才有的事情。


    写信时间:2012/05/14 08: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