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何玥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14988711
本馆由[ 杨楷 ]创建于2012年11月18日

何玥的肾与181医院两例病患配型成功

发布时间:2013-02-19 22:45:38      发布人: 杨楷


何先生和家人在病床前,与女儿做最后的告别。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昨天零点,阳朔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一名身穿黑色皮衣的中年男子站在病床前,用悲痛沙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唱着歌。 唱歌的男子是阳朔县金宝乡长乐村委和兴榨村村民,40多岁,当过兵,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此时,他正面临着这一生最痛最刻骨铭心的时刻—— 他12岁的女儿身患脑瘤晚期,被诊断为脑死亡,医生即将要拔掉女儿的呼吸机,他要与女儿做人生最后的告别。之后,女儿的两个肾和一个肝将无偿捐献。 没唱几句,父亲已泣不成声,闻者无不落泪。如此不忍,为何还要坚持?他说,器官捐献是女儿临终的遗愿,他无论如何也要为她达成。 这位父亲姓何,他唤女儿叫“玥”。 “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来” 何先生与爱人常年在广东汕头打工,何玥七八岁的时候,夫妇俩将她带到汕头读书。去年8月,眼看女儿即将“小升初”,何先生带女儿回到阳朔县金宝乡小学就读,交由奶奶照顾。 今年4月初,何玥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奶奶带她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小脑胶质瘤”。何先生夫妇闻讯赶回桂林,医生建议立即手术,并进行病理检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术后,何玥到阳朔医院做康复治疗,身体状况逐步好转,期间她还回校参加了一次段考。 然而,当病理检查结果出来,一股悲痛涌上何先生夫妇的心头——— 何玥的病情被确诊为高度恶性胶质瘤,预计半年到1年之内会复发。 现实的情况更不乐观,9月初何玥的病情便加重了,开始进入阳朔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0天后,何玥病情严重恶化,何先生又带着女儿来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生表示,即使做第二次手术,也改变不了“结局”。可是看到女儿这么痛苦,何先生夫妇想博一博,要求再次手术。 就在第二次手术的头天晚上,当何先生与女儿两人在病房里时,女儿突然冒出的一句话,让他惊呆了。 据何先生说,女儿当时是这么说的:“爸爸,我还剩3个月了,我想把器官捐出来。” 何先生心里一震:“哪个讲的?”女儿答:“听到医生跟妈妈说的。” “神经病。”何先生随口回了女儿一句,心如针扎。 父亲含泪为女儿签下捐献志愿书 “一个小姑娘怎么讲得出这种话?”何先生想不通,也不舍得,“要我捐女儿的器官,这种话说出来,我的心痛啊!” 二次手术以后,医生发现何玥小脑的肿瘤已扩散到其他脑组织,病情再次陷入恶化,何先生开始思考女儿的那句话。 为此,他咨询过医生,上网查询了相关信息。他也看到了许多病患正在等待器官移植的消息,“我知道有很多人在跟疾病斗争,在等待希望,只要有器官捐赠,他们就有生存的希望。” 11月15日,在阳朔县人民医院住院的何玥病情急剧加重,无法言语、反应迟钝。当晚11点左右,血压下降很快,她已不能自主呼吸,医院为她戴上呼吸机。经初步诊断,她已经脑死亡。何先生夫妇悲痛欲绝。 “如果我女儿活不下去,她的器官能救人一命,这也是她的生命价值。”何先生说,他心里想过,挣扎过,但直到这一刻,他终于想通。 “我的女儿厉害,她的境界比我高。”16日上午,何先生在征得其他家人同意后,找到潘医生,正式表达出要将女儿器官无偿捐赠的意愿。 “这是她最后的心愿,我们要帮助她完成。”何先生说,他先将女儿自愿将器官无偿捐献的消息告诉几个兄弟姐妹,他担心妻子承受不了,16日才将器官捐献的消息迟迟告知。妻子最后的意见是“尊重女儿的决定”。何玥的奶奶也是最后知道的一个,当她知道这是孙女的心愿时,她流着泪,也默认了。 16日下午4点,何先生在桂林市红十字会协调员的见证下,忍痛签署了《无偿自愿捐献器官申请书》。 小姑娘的义举震撼众人 关于何玥自愿提出捐献器官一事,阳朔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潘医生知情得比较早。“当时是9月底、10月初,她(何玥)第二次手术后来我们这里做康复治疗,但病情还是不断恶化。何先生向我咨询过器官捐献的事,说是他女儿的意思。” 潘医生对此颇感惊讶,“想不到这么一个小女孩,会有这种勇气和奉献精神,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做到。”他说,小姑娘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意志力。“二次手术后,以她的身体情况,下床走路是很艰难的事,会头晕、乏力、心悸。当时我对她说,要有毅力,多走路,这样病才会好。以后每天她都要何先生扶着她,在走廊上走个两三次。很多人可能下床的勇气都没有。” 被何玥“震惊”的,还包括她的叔叔、婶婶等亲人。

“听到她(何玥)有这种想法,我觉得心震了一下。我们是农村家庭,这种事情大多数人,尤其是老人家,是不能接受的。”何玥的叔叔几天前刚从哥哥(何先生)口中得知此事,对于侄女这种想法,他觉得并非不可思议。 叔叔说,何玥年纪不大,可是心理年龄偏成熟,“她从小就很懂事,懂事得让所有人都心酸。读书她最刻苦,不论是汕头那边,还是老家这里,家里的墙上都贴满了她的奖状。我们家不富裕,一间破屋子住了几辈人,她知道家里的情况,从小就晓得节约。你给她50块钱买菜,她最多就用2块钱。” “她会上网看新闻,很多大人都不爱看,她看得津津有味。”据何先生说,女儿学习能力很强,在学校当班干,成绩优异,平时喜欢看书、看电视,还是个“手机控”,所以好多事情懂得比大人都多。在病房里,女儿还经常拉着他用英语对话,无奈何先生对英语一窍不通,但女儿却越说越来劲。 她曾“逼”父母给震区捐款 据了解,何玥不单单是个是学习优秀的“三好学生”,而且“思想觉悟很高”。她在广东汕头一所希望小学上课,学校设有奖学金,她每年都得,所以学费几乎不用父母担心。由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回到阳朔后,那所希望小学的老师还经常打电话过来叫她回去。 “2008年汶川地震,学校组织捐款,她硬逼着我和我爱人,一个人捐一个月的工资出来。”何先生说,女儿的觉悟一直比他高,甚至会让他这个做父亲的感到有些惭愧。 第一次做手术后,金宝小学的师生给何玥捐了2000元爱心款。“当时她问我,爸,这个钱我有没有支配权?我说,是别人给你的,你当然有。她直接说,我要捐出去,还有人比我更需要。我当下就无言了,因为她的医药费的确需要钱,我就没有听她的。” “她好爱学**是想着早点回学校,她是英语课代表,生病了还拉着我讲英语,但我一句都听不懂。”“我是一个不够格的父亲。”谈起对女儿的教育,何先生言语间表露出遗憾。 然而,谈话中,记者发现这位父亲的言传身教以及对女儿的用心良苦,或许成为何玥大义之举的原因。 何玥生活独立,4岁会自己洗衣服、做饭,“冬天冻得手红通通的,她老妈心疼,我还是坚持要她洗。可小小年纪的她哪里能洗干净,回头等她上学了,我又重新帮她洗干净,等她放学回来了,我就会表扬她:‘你看你洗得多干净。’给她点鼓励。” 何先生在广东汕头做建筑工,挣的钱只够“买米煮稀饭”。他说,现在独生子女大多娇生惯养,但他家没那个条件,他一直在用他的方式训练女儿独立、节约,所以女儿从小就懂事,也养成了很多好习惯。 据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跑去义务献血,只说了一句:“我是O型血,你们要多少,就抽多少。”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器官捐献者,红十字会将给予治疗费和丧葬费的补偿。据了解,何玥的医药费到目前已花费10多万元,但何先生对于补贴分文不取。他说,他要彻彻底底地做到无偿捐献,唯有这样,才是真正为女儿完成了心愿。 “我们只是浩瀚大海里的一滴水,这不是什么伟大的事。”何先生说,对他自己来说,女儿的这个举动,是他这一辈子最受触动的事。 捐献器官挽救3人 昨日凌晨零点10分,何玥在病房里被确定为脑死亡。何先生夫妇、姑姑和叔叔等亲人与何玥做了最后告别。何先生唱起了女儿平日最爱哼的歌,一首是《五星红旗》,一首是《你快回来》,唱得人肝肠寸断。 简单的仪式后,何玥无偿捐献的器官被运往等待移植的患者所在医院。这个普通女孩的大爱将帮助3人重获新生。 据了解,何玥的肾与181医院两例病患配型成功,17日下午2点,分别植入两名患者体内。昨天记者发稿时了解,两名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只要经过2周左右的监护期,患者就能痊愈出院。何玥的肝脏目前已被运往上海一所医院,准备植入患者体内。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