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玥的肾与181医院两例病患配型成功

何先生和家人在病床前,与女儿做最后的告别。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昨天零点,阳朔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一名身穿黑色皮衣的中年男子站在病床前,用悲痛沙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唱着歌。 唱歌的男子是阳朔县金宝乡长乐村委和兴榨村村民,40多岁,当过兵,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此时,他正面临着这一生最痛最刻骨铭心的时刻—— 他12岁的女儿身患脑瘤晚期,被诊断为脑死亡,医生即将要拔掉女儿的呼吸机,他要与女儿做人生最后的告别。之后,女儿的两个肾和一个肝将无偿捐献。 没唱几句,父亲已泣不成声,闻者无不落泪。如此不忍,为何还要坚持?他说,器官捐献是女儿临终的遗愿,他无论如何也要为她达成。 这位父亲姓何,他唤女儿叫“玥”。 “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来” 何先生与爱人常年在广东汕头打工,何玥七八岁的时候,夫妇俩将她带到汕头读书。去年8月,眼看女儿即将“小升初”,何先生带女儿回到阳朔县金宝乡小学就读,交由奶奶照顾。 今年4月初,何玥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奶奶带她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小脑胶质瘤”。何先生夫妇闻讯赶回桂林,医生建议立即手术,并进行病理检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术后,何玥到阳朔医院做康复治疗,身体状况逐步好转,期间她还回校参加了一次段考。 然而,当病理检查结果出来,一股悲痛涌上何先生夫妇的心头——— 何玥的病情被确诊为高度恶性胶质瘤,预计半年到1年之内会复发。 现实的情况更不乐观,9月初何玥的病情便加重了,开始进入阳朔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0天后,何玥病情严重恶化,何先生又带着女儿来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生表示,即使做第二次手术,也改变不了“结局”。可是看到女儿这么痛苦,何先生夫妇想博一博,要求再次手术。 就在第二次手术的头天晚上,当何先生与女儿两人在病房里时,女儿突然冒出的一句话,让他惊呆了。 据何先生说,女儿当时是这么说的:“爸爸,我还剩3个月了,我想把器官捐出来。” 何先生心里一震:“哪个讲的?”女儿答:“听到医生跟妈妈说的。” “神经病。”何先生随口回了女儿一句,心如针扎。 父亲含泪为女儿签下捐献志愿书 “一个小姑娘怎么讲得出这种话?”何先生想不通,也不舍得,“要我捐女儿的器官,这种话说出来,我的心痛啊!” 二次手术以后,医生发现何玥小脑的肿瘤已扩散到其他脑组织,病情再次陷入恶化,何先生开始思考女儿的那句话。 为此,他咨询过医生,上网查询了相关信息。他也看到了许多病患正在等待器官移植的消息,“我知道有很多人在跟疾病斗争,在等待希望,只要有器官捐赠,他们就有生存的希望。” 11月15日,在阳朔县人民医院住院的何玥病情急剧加重,无法言语、反应迟钝。当晚11点左右,血压下降很快,她已不能自主呼吸,医院为她戴上呼吸机。经初步诊断,她已经脑死亡。何先生夫妇悲痛欲绝。 “如果我女儿活不下去,她的器官能救人一命,这也是她的生命价值。”何先生说,他心里想过,挣扎过,但直到这一刻,他终于想通。 “我的女儿厉害,她的境界比我高。”16日上午,何先生在征得其他家人同意后,找到潘医生,正式表达出要将女儿器官无偿捐赠的意愿。 “这是她最后的心愿,我们要帮助她完成。”何先生说,他先将女儿自愿将器官无偿捐献的消息告诉几个兄弟姐妹,他担心妻子承受不了,16日才将器官捐献的消息迟迟告知。妻子最后的意见是“尊重女儿的决定”。何玥的奶奶也是最后知道的一个,当她知道这是孙女的心愿时,她流着泪,也默认了。 16日下午4点,何先生在桂林市红十字会协调员的见证下,忍痛签署了《无偿自愿捐献器官申请书》。 小姑娘的义举震撼众人 关于何玥自愿提出捐献器官一事,阳朔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潘医生知情得比较早。“当时是9月底、10月初,她(何玥)第二次手术后来我们这里做康复治疗,但病情还是不断恶化。何先生向我咨询过器官捐献的事,说是他女儿的意思。” 潘医生对此颇感惊讶,“想不到这么一个小女孩,会有这种勇气和奉献精神,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做到。”他说,小姑娘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意志力。“二次手术后,以她的身体情况,下床走路是很艰难的事,会头晕、乏力、心悸。当时我对她说,要有毅力,多走路,这样病才会好。以后每天她都要何先生扶着她,在走廊上走个两三次。很多人可能下床的勇气都没有。” 被何玥“震惊”的,还包括她的叔叔、婶婶等亲人。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