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知名漫画家黄苗子 郁风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414089651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2年01月10日

郁风情缘黄苗子

发布时间:2012-01-10 10:16:3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黄苗子郁风:一流人物二流堂

  近三十

  年间,黄苗子和郁风夫妇书画合璧,声名日隆,但他们却自称是“行走在艺术世界里的小票友”——

  两个版本的初次见面

  记忆有时是靠不住的。即使亲历之事,数十年后回忆起来,也往往成了另一种传奇。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上海,黄苗子和郁风第一次见面。然而,这次见面在他们两个人的回忆里却有两个版本。

  黄苗子的版本是:我记得是和郁风在叶浅予家见面的。当时,我经常去找叶浅予。晚上,郁达夫来了,我没有发现他带着侄女郁风来,就说:“达夫,你管管你的侄女啊!”郁达夫答道:“你瞧,我带她来了!”

  郁风的版本则是:当时我才十七八岁,初出茅庐,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刚毕业。我年轻,什么也不懂,跟着叔叔郁达夫到处乱转。郁达夫带我去霞飞路的漫画俱乐部,黄苗子他们几个漫画家就经常在那里聚会。当时是在一个按摩院楼上见的面,那是个不大好的地方,可能不仅仅有按摩。他们一帮人在一起,我跟张光宇、张正宇、丁聪、叶浅予,还有黄苗子见的面,都是头一次,以前不认识他们。我记得清楚极了,没有错的。可能也不矛盾,他说的是一回事,我说的是一回事。

  两个不同背景的人

  黄苗子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书香世家,父亲黄冷观与国民党要员吴铁城曾同为同盟会员。拜吴铁城之赐,黄苗子一直是拿铁饭碗的国民党高级公务员。岭南名家邓尔雅开启了黄苗子一生为学

  之门,当时黄冷观在香港办中学,邓尔雅跟黄冷观是同学,就经常来教黄苗子。古诗文的阅读和背诵奠定了黄苗子的文学基础,练习书法则是他每日乐此不疲的功课。

  早在进入香港中华中学读书前,黄苗子就喜欢上漫画,16岁时创作的漫画《魔》入选香港学生画展,并在叶浅予主编的《上海漫画》发表,这使他对上海无限向往。1932年,黄苗子从香港跑到上海投笔从戎,黄冷观紧急给时任上海市长的吴铁城拍电报,拜托他关照儿子。吴铁城把黄苗子安排在上海市政府任职。黄苗子身在官场,心在艺坛,与许多画家成为至交。

  一年后,郁风也随家人从北京南迁上海。与黄苗子不同,郁风的父亲郁华、叔叔郁达夫都曾留学日本。郁华是著名法官,曾营救田汉、阳翰笙、廖承志等左派人士,郁达夫是新文学健将。郁风的大法官父亲和大作家三叔在她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郁风受郁达夫的影响,热衷进步活动。郁达夫曾带郁风去见鲁迅,郁风至今记得鲁迅和蔼的笑容,以及他很特别的用大拇指和四个手指拿香烟而不是夹在食指和中指中间的姿势。有一次郁达夫很直率地对鲁迅说:“我侄女学画,你有什么画册给她一本吧。”鲁迅果然送了郁风一本《引玉集》。郁风先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随后到南京中央大学在徐悲鸿、潘玉良门下深造。

  和郁达夫的交往,黄苗子记得很清楚。每次郁达夫从杭州来上海,邵洵美都会打电话把黄苗子约出来,一起吃饭聊天。邵洵美是上海“文坛孟尝君”,他创办的时代图书公司,把当时有名的漫画家张光宇、张正宇、叶浅予、鲁少飞全都收罗进去。黄苗子有空就到时代图书公司,和这些年轻艺术家们玩在一起。郁风就在这时候走进他的世界,才人相聚,意趣相投,家庭背景大不相同的两个年轻人常常在一起谈时事、报纸、文艺,因为艺术交流而成为了朋友。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