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中发早年出生在我县曹武镇一个农民家庭
顾中发早年出生在我县曹武镇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姐妹较多,家中甚为贫寒。1978年,顾中发初中没有念完,就被迫辍学回家参加生产劳动。1980年,不甘平庸的他筹措了800元钱购买了一台旧手扶拖拉机,为村民们运粮打场,成为当地开拖拉机搞经营的第一人,两年下来,顾中发靠拖拉机创造的收入盖起了两间红砖瓦房,一改家里贫困的面貌。
第一次尝到搞经营带来的甜头后,顾中发又想到了经商。他瞄准机会,从村信用站贷款500元,承包了曹武镇民主街乡办贸易货栈。他一改过去亏损的经营模式,以百货批发为主,实现薄利多销。为了节省开支,顾中发既当驾驶员,又当搬运工,经常开着自己的手扶拖拉机跑到邻县的天门皂市进货,装货、卸货总是他一个人完成,再苦再累也不肯多花钱请人帮忙。有一次进货返回途中,遭遇大雨,拖拉机在上坡的地方打滑,无法前行。当时已是晚上12点了,为了能够将货物一件不少地拉回家,顾中发将车上的货物卸下,再一箱一箱地扛到坡顶上,等将所有的货物扛完,重新装车运行时,天空已经露白。还有一次,顾中发为了给一位村民兑现有货的承诺,踩着自行车、驮着蛇皮袋跑到皂市进货,一路下来、汗水淋漓。批发店的老板看到此情景,被他的诚信与毅力深深打动,并一次性赊给了他价值三万元的货物,解决他当时创业初期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也正是这种待人处事的诚信,爱拼才会赢的毅力,顾中发结识了一大批生意朋友,这为他的以后事业拓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987年,他经营的民主街乡办贸易货栈的销售额达到了400万元,他也从中获得了不小的回报。
随着原始资本积累的初步成功,顾中发将目光投向了新市城区,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注册成立了恒达商贸公司,并先后在新市、宋河、杨集、武汉等地开办了多家百货批发的连锁店,实现了百货批发业的大发展。
在公司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顾中发逐渐有了涉足新领域发展的念头。他通过考察发现,与自己有生意往来的厂家,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包装纸箱,于是决定上马纸箱厂。1996年,顾中发筹资500元,购买了县园艺厂、建起了厂房,添置了纸板生产线和彩印设备,恒达纸箱厂应运而生。纸箱产品出来后,凭借良好的生意往来关系,业务范围迅速延伸到十几个省、市,一个涉足工业和商业,工贸一体化的企业就这样形成了。
2001年,京山县对外出售已经倒闭的精粉厂。顾中发跃跃欲试,准备买下盘活,这在当时被许多人都不看好。后来,他结合国家对农业政策的倾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大胆出手,投资300多万元买下了精粉厂,更名为恒达面粉厂。后来,精粉厂在顾中发手中奇迹般地起生回生,投产的短短几年,面粉产量提高了10倍,产值达到9000多万元。精粉厂的兴旺验证了顾中发投资策略上的独具慧眼,2006年末,他再度出手,出资收购钟祥面粉厂,一跃成为荆门面粉的龙头老大。
作为公司管理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多年来,顾中发购买了近十万元的书籍,一有时间就扎在书本里学习,然后结合实践加以运用。他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他在周边县市招纳贤才、培养骨干,引进中高层管理人才10余名,引进销售、技术人才40余人,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顾中发的纸箱厂、面粉厂积极响应残疾人就业政策,聘用残疾人,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公司前前后后共安排了200余名残疾人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每逢职工婚丧嫁娶,过年过节,恒达公司都要为职工发放福利物资,还为他们购买保险。多年来,累计为职工发放福利、购买保险达35万元,向县内外公益事业捐款过100万元。前不久,在他当选为“创业之星”后,又前往福利院送去了价值5000元的面条、大米,保证老人们安稳过冬。
目前,恒达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工、商、贸于一体的亿元企业,拥有三个分厂、五个分公司。公司先后被湖北省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AAA级信用企业”、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荆门市十强私营企业”和“文明单位”等称号。谈到发展规划,顾中发信心十足。明年计划在今年日产优质大米75吨的基础上,再上150吨的大米生产线一条,实现年产值2亿元;继续打造两大面粉厂,争取把面粉企业做成湖北面粉业的第一块招牌。我们衷心祝愿,顾中发在创业发展的大道上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