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震是技术负责人,带着大家学习、钻研
当时的攀枝花,真是一毛不拔之地,统共只有3户老乡。而秦震带着他的团队,住扎在一颗攀枝花树下,“住过牛棚,吃盐菜、骑马出行。”刘老回忆,虽然秦震当时只有27岁,但做事非常认真。不管是学习还是勘探,秦震总会先自己学习了、懂得了,知道怎么做了,再给大家分配任务。当时的条件很苦,有时大家晚上会有聚会,在金沙江边唱歌、谈心,但秦震常常为了工作不去玩。
当时的任务,是探清攀枝花的铁矿储备量。为了这个目标,秦震提出了一个任务每年到野外勘探至少一个月,摸清周边地质背景,每一次他都要亲自前往。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当时是非常困难的,没有马路甚至没有平路,大家要在坑洼的山路上扛着设备前行。
3年后,终于要把钒钛磁铁矿的储量形成文字报告了。这两个月的时间,刘老回忆“天天加班,有时是通宵”,而秦震每天都跟队员在一起。3年,这个速度是惊人的,以至于后来许多人都感叹,如果不齐心没干劲,再有一个3年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