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崛起
所有前去拜访王林的人都恭敬地称他为“大师”,王林也乐于以此自居,但似乎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获得现在的巨大名望与财富。王林的人生轨迹,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内容隐藏在民间传言里,和他避而不谈的迷雾中。
王林自称出生于1947年,出生后就被亲生父母遗弃,是芦溪县的一对贫苦夫妻收养了他。他的养父是一名银匠,养母则是普通的农村妇女。
王林曾经在当地的泸溪小学就读,但三年级时就辍学回家,终日在县城里游荡玩耍。“他从小就很顽皮,光一年级就读了三年。”王林童年的一位朋友说,当时孩子们都怕王林,尽管瘦弱矮小,但王林的脾气不好,“经常跟人吵架甚至动手。”
除此之外,王林似乎从小就比别的孩子大胆,“他有时候会偷偷到别人家地里挖红薯,还敢用竹竿把卡车上的白菜挑下来抱回家。”这位朋友说,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做这样的事有不小风险。
在王林多年后自费印刷的一本精美厚重的《王林大师写真》中,有一篇描述王林人生神奇经历的传记。传记中,王林宣称自己少年时代曾追随一名云游道人,远赴四川峨眉山潜心修炼,并最终掌握了神奇的“太极玄功武术。”这是他对自己成为气功大师的标准解释。
但曾与王林住在同一条街上的一位邻居驳斥说,这是荒唐之言。这位邻居肯定地说,那篇传记是王林成名之后让他的小学班主任姚茂粗编撰出来的。“他变蛇、变酒的本领是早年跟一位从河南逃荒到江西的耍把戏的老头子那里学来的,”这位邻居记得,王林曾让那个老头子在自己家里住了好些日子。
而另一位年长的邻居也表示,王林去峨眉山修炼的经历并不真实,“他小时候根本就没有去过峨眉山。”他认为王林是个“喜欢讲大话的人”。
1965年7月,王林加入了“上山下乡”的洪流,到宜丰县一处名叫石花尖的垦殖场务农。在个人传记中,他提到自己当时经常向村民展示“神功”,“他时常会摘一把树叶撒进田中,瞬间水田中微波四起,水溅鱼跃,逗得大家纷纷下田抓鱼。可是当鱼抓到手中,蹦跳几下之后却又变成了树叶。”
一位当年曾在石花尖垦殖场跟王林共事过的朋友说,王林当时干农活并不用心,反倒喜欢“变戏法逗别人”,甚至还以此戏弄垦殖场的领导和职工。
当一同下乡的邻居陆续回城后,王林却被关进了劳改农场,在农场里度过了十多年的漫长囚徒生涯。
他的胆大妄为给自己惹了麻烦——传记中,王林称自己被关押是因为“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农业学大寨”、“变蛇变鬼、恐吓人民”等诸多罪行,但他隐去了一个严重罪行——“猥亵妇女”。多年后,他坐在自己的别墅里一脸不在乎地这样说:“我承认当时扒过姑娘的裤子,但那是闹着玩的嘛。”
在他的描述中,那段劳改经历简直就像一段愉快的休假时光:除了“苦练内功,精修玄学”外,他还“经常移来鸡鸭鱼肉,尽情享用,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王林才获释回乡。传记中,此时的他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奇人,“出狱时,国家公检司法机关争相挽留他,但王林最终选择了独来独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