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华 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89451753
本馆由[ 徐贵生 ]创建于2017年03月23日

沉痛悼念我的三弟——建华

发布时间:2017-03-23 11:46:00      发布人: 徐贵生

              沉痛悼念我的三弟——建华

                       徐贵生  撰写

                                        2017.3.10晚

 

      今天2017.3.10)下午四弟突然到我这里来悲痛地告诉我一个噩耗:今天早上9:24时)三哥在珠海过斑马线时被飞驰而来的汽车碰撞而去世了。听到这一噩耗,不亚于一声惊雷,顿时使我难受至极。要知道三弟前年才退休,今年才62岁。刚刚退休后从德江到女儿工作的珠海市生活,也才当上姥爷,休闲舒适的好生活才开始呀,怎么能这样呢?但这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三弟一九五五年九月九日出生于德江县。出生没几年就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加之父亲又被错误路线迫害而降工资,粮食又不够吃,使得才五六岁的他整天食不裹腹,让我这当哥的难受极了。等到小学毕业,又遇到了文化大革命运动,初中念书也是在不正常的情况中进行的。使的他初毕业就参加丝虫病防治工作队,开始给父母挣钱了。这个工作队虽然是临时性的,但三弟也是非常积极认真,天天在乡下工作,给老百姓查血送药,很少回家,很多时候还是母亲要求他回家,他才请假一次。丝防工作全面结束后,他就待在家里,正好我在家也无事可做,我们兄弟二人就邀约了几个朋友一起上山砍柴火。那时的他才十二岁多点,就跟着我们挑柴火,从开始每次挑二、三十斤,到后来可以挑五六十斤。再就是跟着我在县城的一些建楼房的单位,找到管基本建设的负责人,请他安排我们挖基壕,每天不辞辛苦地也可以挖三四立方土壤,一天可以挣四五元钱,所挣的钱全部都交给了母亲充当生活所用。

    一九七六年,他在德江煎茶区大兴公社上山下乡当了几年知青按政策回城,被安排在德江肥皂厂当了一名工人。后来我从大学毕业,也被分配在肥皂厂工作。在一个单位工作,我看到他在工作中积极工作,不怕脏不怕累,还经常加班加点,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刻苦学习肥皂生产工艺如油脂加工、皂化、甘油加工等等知识。由于他的努力,连续几年都被厂里评为先进生产者。

    八十年代初,他被调到德江县汽车队从事调度工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车队的几年时间里,他虽然不是领导。但他却从调度的角度,到处寻找货源,尽量不让车辆放空。为了车队的车辆能多拉快跑,除了找货源。他还主动到地区石油公司找熟人拉关系(当年汽油指标十分紧张),为的就是多安排些汽油指标。

    到了一九九四年,他转战到了德江县电力公司。在那里从事电力安全生产监管。为了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他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经常下乡深入乡村电厂检查,不放过任何危险的苗头。对工作特别较真,这样的工作态度领导很支持,但也确实得罪了部分工人师傅。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只要是能够保证发电设备的安全,能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能保证电力的安全输送,得罪人也在所不怕!他就是凭着这样执着、负责、认真的态度一直工作到年满六十岁退休。

    退休后他就到了他女儿工作和生活的珠海市。跟老伴在香洲区区水湾路的山水华庭小区内。退休后的生活他还是挺充实的,偶尔外岀旅游看一下广东的大好河山的同时着照了许多山川美景,不时与小区的老年合唱团引吭高歌还经常参加老年人练习太极拳

    由于父亲过早去世,为了让母亲能安享晩年,他及三弟媳雷德湘两个人就一直与老母亲一起共同生活,天天陪伴她老人家饮食,起居,天天忍受着上了年纪的老母亲的唠叨和埋怨,在这方面三弟忍耐度极好。我偶尔有时候回去一趟,只要他不上班,就会看到他搀扶着老母亲在后面的小院子里散步慢走。他还经常与他媳妇小雷晩上临睡觉之前打上一盆热水,给老母亲烫烫脚,洗洗脸。为此老母亲对她们大加赞赏,还要我们向他们两口子学习。

    现在三弟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特别是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定会激励我们的后辈们不断前行!愿三弟的在天之灵保佑后代们健康成长。安息吧!我的三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