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悦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8521759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21日

抗日烽火中的状元府

发布时间:2013-06-17 10:46:5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我的原籍是山东省阳谷县朱老庄乡东四李村,我父亲李耀(原名)1919年出生在这里(2009年去世),我父亲16岁参加了老状元利孟悦创建的六合团,1737年10月抗日烽火中,他进入范筑先的政工训练班,1938年在范部的21支队,任中队指导员,同年聊城事变后,他回到家乡,曾经和状元的公子组建了一支抗日队伍,这支队伍组建不久被敌军冲散,这其间父亲在家乡找到了党组织,履行了入党手续。部队被冲散后,父亲埋藏了部分枪支,找到了县委和建立不久的县政府,先在四区任抗日动委会主任等职,县动委会主任张冠军(烈士)是父亲在21支队做政工时的战友。在随后的抗战中,父亲担任过县委秘书,公安局副局长,代理局长。被父亲埋藏的那批枪支交给了扩军中的县委。这些都是在父亲文革中的交待材料中所见,后来我问过父亲,那支短命的抗日武装装备是否落后,父亲说不落后,还有火炮呢。

      父亲解放战争中在冀鲁豫军区所在地菏泽市公安局任职,1947年在西柏坡中央党校学习,之后在天军事公安局任职,此后他带队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劳改农场天津公安局茶淀农场,后改名北京清河农场,此后父亲调北京市公安局工作五处工作,老父亲后来改名李化农,把一生献给了公安事业,父亲在21支队那一段工作经历后来成了他半生说不清的历史问题,建国后他受过处分,还曾被免职。建国初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公安局副局长,曾经是他在根据地时的战友和领导。但是他一生善恶分明,低调做人,在北京市老公安局五处他的文化水平是有名的。1953年我们家曾经在北京司法部街旗守卫胡同13号居住,那事我爷爷也住13号,听说我爷爷那时60多岁了还能玩单杠和举重物,这和他生长在状元府边有关。

    应该说父亲的军事素养是从六合团起步的,老状元家的部分武器武装了抗日部队,老状元是阳谷县的骄傲,

                                                                                                                李建民2013年六月15日于北京

                                                                                                                   没有电子信箱  手机13693286096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先圣“李总兵”回乡后与杨兰庭创建了“六合团”武装。而中共在山东最早发动的坡里暴动就在“六合团”身边。而且暴动组织的核心人物就是杨兰庭的儿子杨耕心烈士。换言之,这里有六合团的背景。韩复榘主持山东政局时,要求民团武装停止活动。到1937年六合团武装应该是萎缩了。但是四甲李(西四李)村的民团在当时的聊城是闻名的。39年初我父亲从21支队(任中队指导员)撤出后,回村与总兵后人将民团改成成游击队,据父亲回忆说成员间多是亲属、,辈分不同不好掌握,遇有不明身份土杂武装冲击,后埋藏大部分武器后直接和县委县政府取得了联系,任三区动委会主任,县委秘书、公安局长等职务。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今年是父亲李耀去世六周年日子。前几天94岁的老母亲获得一块抗战奖章。母亲原本是公安干部,秉性泼辣能干,但是因故53年退职了。她是1945年入党的老党员,阳谷县三区的妇救会主任,48年进的天津,住在和平路的一栋国军将领留下的小楼里。现住北京南郊


    写信时间:2015/08/30 21:04:49
  • 在两广总兵的位置上解甲归田,聊城有三处状元府院,在李孟悦去世十二年后,还养着保安团。家中的财富可见一斑,只是由于战乱财产毁于一旦,他的后事子孙应该没有继承和享受,我对那里的故事知道一些细节。我姓李血脉根系也在四甲李村,应该也属总兵李孟悦的脉细,李鸡的后人。人生如梦回头就是百年呀。阳谷自古人才辈出,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写信时间:2014/08/16 22:28:07
  • 我家曾经有一只温酒的器具,1970年被我几十元当废品处理了,记得是六边形的记得上面有象中山公园里碑帖那样的书法,不知是否出自状元府,如果留在今天,应该也是个古董。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状元府里的往事。我觉得资料太少了,我的一个外甥是写剧本的,真应该将状元府的事写成类似《霍元甲》那样的剧本。我想有动机就是第一步


    写信时间:2014/05/21 23: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