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冯万成
冯老师是我们的体育老师,教我们语文。
我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体育老师也是一名诗人。
当时我们小学还有一名诗人,曾经教过我们一节语文课,当时对那名老师也是喜欢得不得了,可惜不记得是什么名字了。
冯老师作为体育老师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就是记得他拿着一个砖头录音机放音乐教我们一套武术操。
诗人冯万成那可就厉害了,尤其是教了我们语文以后才知道。
当时学习生活不紧张,每个老师上课都会讲故事,尤其是体育老师和音乐老师,一般也不重视,有机会就偷懒,讲讲故事,念篇小说什么的。冯老师在语文课上也讲故事,记得有一个是这样的:在一个车站,一名作家观察到一名穿戴整齐、赤足红脸膛的汉子在抽烟;等那个汉子抽完烟以后走了大老远把烟头扔到了一个水池里。然后让我们猜这个汉子的职业。冯老师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作家,观察力的重要性。
在我以后的日子里,经常回想起冯老师给我们讲的这种事情,然后就觉得其实在当时,年轻的冯老师已经比当时的人高明了许多,他给我们带来了其他老师不可能教给我们的思考问题方式。在冯老师的带领下,我差点去干作家这个行当,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干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后来没有碰到一个像冯老师那样愿意培养我,而且有能力培养一名作家的老师。
王效孔,戴着一副深度眼镜,教语文,经常给村名做婚礼时的总管。王老师行为独特,学生们对他不太尊重。冯老师告诉我们其实王老师有其可爱的一面,有让人尊重的一面。
有一次冯老师拿着一封收稿信给我们看,是《长城文艺》的编辑写给他的。那封信是用毛笔写的。那字写得很好,据冯老师说其他老师不相信是编辑写的,专门用水涂了一个字的一笔,发现确实是墨汁写的。据冯老师的话说:“凭这笔好字,这位编辑在哪里都能混口饭吃!”我当时想,就吹吧,写字好还能混饭吃?呵呵,现在想来当时真是幼稚。
没看过冯老师写的诗,后来也没有找到。当年更是小孩子,对现代诗没有鉴赏能力,也不知道找老师要来看看。只是有一次冯老师念了自己写的两句诗,好像是夸赞学校和学生的,然后跟我们说,就你们这个样子,哪有一点能写到诗里的样子!当时的情况是,我们班在上自习的时候吵成一团了!
愿老师在天堂安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