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数学家、“现代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6222498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25日

剑桥大学的高材生阿兰·图灵,国王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3-12-25 10:22:57      发布人: jackson

1931年,图灵考进了剑桥大学,在该大学的“国王学院”专攻数学。剑桥是他这一生学术生涯的起点。那儿有自由的学术环境,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一切感兴趣的书籍,甚至是刚刚出版上市的天才大数学家冯·诺依曼的新作《量子力学的逻辑基础》。除了数学与物理之外,他的兴趣比中学时代广泛了许多,例如对哲学也产生了兴趣,他选修了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教授的“数学的哲学”课,还成为那班上最出色的学生。哲学与数学在逻辑学上有交汇。

剑桥大学的大数学家罗素和怀特海创立了“数理逻辑学”。这是一门非常抽象、讲究逻辑思维、令人煞费脑筋且望而生畏的学科。但是图灵一听就懂了,而且立刻发生兴趣。

这里,为便于读者认识图灵,我想对“数理逻辑学”多说两句。这个学科的创建,起源于一个逻辑上的“悖论”。为了非专业人士都能明白逻辑悖论的含义,哲学家或者数学家喜欢用讲故事的办法来解释它。一个经典的故事是:村子里有位理发师,他为而且只为村子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现在的问题是,谁为理发师理发?假定理发师为自己理发,那么依照理发师“只为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规定,由此推理得出结论:理发师是不为自己理发的人,这与假定矛盾;或者假定理发师不为自己理发,那么依照理发师“为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规定,由此又推理得出结论:理发师应该为自己理发,这又与假定矛盾。所以,不论怎么假定,也就是说不论谁为理发师理发,都要出现不能自圆其说的结论。

在数学的逻辑推理上会出现类似的悖论,1899年德国大数学家康托发现了一个悖论,英国大数学家罗素在1902年又发现了一个不同的悖论。人人皆知,整个“数学大厦”就建筑在严格的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逻辑推理出现悖论,对数学的逻辑推理与证明的打击是致命的。数学家们十分担忧,数学的基础出现了非同小可的麻烦,“数学大厦”会因悖论的存在而坍塌。于是,他们都想方设法去修补数学基础,以避免在逻辑推理过程中产生悖论。例如,康托发表专著《集合论》,罗素与怀特海联合撰写三卷《数学原理》,都为完善数学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创立了一门有关数学基础的学科“数理逻辑学”。

剑桥大学是“数理逻辑学”的发源地与大本营,一群聪明而勤奋的青年数学家聚集在数学泰斗罗素教授的周围,图灵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剑桥如鱼得水,4年的大学教育,给他结结实实地打好了学术基础,毕业后留校执教,不到一年工夫,他就有所创造,发表了几篇很有分量的数学论文,崭露头角。1935年,刚刚毕业,年仅23岁的图灵就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甄选为研究员,成为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 为此,剑桥大学特地宣布放假半天以示庆贺。罗素教授也异常器重图灵,安排图灵讲学授课。同年,图灵又因他在“概率论”上的成就,荣获“斯密思奖”。

图灵在数学,尤其是在“数理逻辑学”方面的深厚功底,令他几年后终于厚积薄发,一举成为计算机科学的创始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