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馆-谯国夫人、元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36065
本馆由[ 花生壳壳]创建于2024年01月31日

充分利用冼夫人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高州经济发展02

发布时间:2010-03-12 15:18:46      发布人: 花生壳壳

那么,冼夫人文化资源包括那些内容?我想冼夫人文化资源至少应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这两方面的内容。冼夫人文化资源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与冼夫人有关的遗址、遗迹、庙宇、出土文物等。在高州与冼夫人有关的较为重要的遗址遗迹有:长坡旧城的冼太庙、古窑(俗称鬼窑)、冯婆岭;历代对冼夫人的封赠;庙宇主要有高凉岭冼太庙、高城冼太庙,至于供奉祭祀冼夫人的庙宇更是遍布城乡;可能与冼夫人活动有关的重要的出土文物有铜鼓,分布在东岸、石龙、新垌等地的军事遗址等。冼夫人文化资源在精神形态上表现为与冼夫人有关的人生观、价值观、神话传说、民俗等。如乐观向上,勤劳朴实的民风,崇尚文教的价值观,把冼夫人神化的各种神话传说,祭祀冼夫人的“冼太诞”和年例风俗等。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必能为高州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如何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呢?我想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把文化产业视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02年,中共广东省委九届二中全会就广东的发展问题,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构想。其后,省委、省政府相继下发文件以推进文化大省的建设,但是时至今日,作为名闻粤西的文化名城高州与“文化大市”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文化产业发展更是明显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状态。这是为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观念问题是关键。过去,人们总认为文化是高尚的,是理想和追求,是完善人自身的必由之路;而经济是庸俗的,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自觉不自觉地把文化和经济对立起来,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按传统的观点,文化是上层建筑的,经济是经济基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观点本身就说明了文化和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不但作为意识形态而继续存在,而且文化的发展不断向经济领域渗透,出现了鲜明的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这个势头越来越明显,作用越来越强。如“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到GDP总量的18%~25%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72家是文化企业;20世纪90年代,美国消费类视听技术产品出口达到600亿美元,取代航天工业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已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这些事实都说明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经济的发展的新引擎,因此,不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因应形势的变化,调整对策,是难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

高州是一个农业的大市,三高农业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农民的收益偏低,在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脱离贫困线,这极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工业基础又比较薄弱,较具规模的只有手套制造业,但由于国际经济活动的不可预测性、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也使到这个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况且手套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空间有限。因此,我们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只重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忽视对第三产业,尤其是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那必然在经济发展的新热潮中落后于别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