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谋妙策破征剿 爱民保土竭精忠
冼夫人用兵巧妙,变化多端,能根据不同的战役,采用不同的谋略决策战胜敌人。南朝萧梁初,与孙冏、卢子雄二霸一仗,在保境安民、抗击汉族豪强的斗争中最为关键。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内,由于南北两朝双方都千方百计企图击败对方,进而统一中国,因此双方都处于极度紧张的对立状态。梁朝在北朝的强大军事压力下,扩军备战,财源枯竭,便加紧对俚人的经济掠夺和武力镇压,激起岭南俚人的强烈反抗。为了征服俚人,梁武帝萧衍在公元527年诏令“讨平俚洞立高州”,于是派皇侄萧暎为征南将军,以高要太守西江督护孙冏为主将,新宁(新兴)太守卢子雄为次将,发动了攻击岭南俚人的战役。孙冏邀功心切,骄而寡谋,假借招抚封拜之名,召集各部落首领到高要参加军事会议,设伏擒杀。冼夫人的父亲和叔父先后被害。孙、卢继而以强大兵力越过云雾大山,横扫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带的俚人村寨,将俚人村寨抢光后放火烧成废墟。作为百越首领的冼夫人为了保境安民,毅然率领部众撤出平原和丘陵地带,退守云雾山脉南段其中心根据地的深山丛林之中(即今高州市平云山、飞龙山、石龙和阳春市双滘、八甲一带),利用高山深谷,地形熟悉,开展非对称战争和游击战争,以武力反击孙、卢两霸的杀掠。自退守中心区深山以后,冼夫人率领部落壮丁构筑防御工事,与官兵周旋。她身先士卒,总是冲锋在前,屡战屡胜。古人云:“不知民情难为相,不知敌情难为将。”战争中,了解敌情,是取胜的必要因素,作为统帅的冼夫人,非常注意这点。所以她认真掌握敌人动态,再巧妙运筹,采用伏兵战术,在高山深谷之中,在盘曲绝险的半道上,埋伏军队,不敲锣、不击鼓,出奇不意出现在平原上,出击敌人的心腹之处,使敌人无城可守,无兵可用。有时还运用多种策略,消耗敌人,即白天跟孙、卢军队打麻雀战、伏击战;夜间则采用鸣鼓吹螺骚扰和小股兵力轮番偷袭气势旺盛的敌人,使孙、卢军队日夜不得安宁,纷纷败退出山;同时又采用空室清野的策略,使孙、卢军队拉伕无人,抢掠无粮,陷入困境,最后不得不败退。坚持七年艰苦的抗争,终于战胜了孙、卢两霸的征剿,迫使南朝政权停止了内战。从这场旷日持久的恶战中,充分体现出冼夫人不仅是一员冲锋陷阵、武艺绝伦的勇将,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军事谋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