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张敢明教授主编《经济学方法论》出版
张敢明研究员等主创主编的《经济学方法论》,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材正式出版了。我在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这是一本真正称得上理论创新的教科书!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20世纪的实践中呈现出所谓“始兴后衰”现象,其基本原因究竟何在,各家说法不一,见仁见智。提出“根本原因在于测评基础的变异”,是独辟溪径的新观点。把“测评基础”引进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所形成的思路,不但能首尾一贯地解释实践当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现象,而且从中推论并设计出一种改进社会主义的管理工作的《公平竞赛办法》。
理论创新的水平,不在于观点是否新奇,而在于是否具有较高的“可证伪度”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使我印象深刻的,正是这一思路所具有的这一特征。《公平竞赛办法》用起来成效如何,将会成为所述基本观点的“判决性实验”。如确有成效,就能较有力地说明基本观点可取;反之则被证伪。2008年7月,我在给本教材的前身《经济学若干难题研究》写序时曾呼吁“有远见卓识的企业、事业领导人能够给予试点的机会。”一年后,吉林省某企业集团率先试点,所显示出的初步效果令人鼓舞!现在我进一步希望《公平竞赛办法》能在更多的地方和不同的领域试点,再接受检验。
作为一本方法论研究方面的专著,本教材既能汲取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的思想精华,又广泛涉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园地,大胆借鉴、巧妙类比,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构想,包括用相对性原理和简单性原则研究公平与效率问题、提出金牌等价公设、社会主义管理工作的两个猜想、将作为一个概念的“效益”区分为”“效益标准” 和” 效益指标”这样两个概念来把握、对竞赛指标加以合理取舍的“信任推定”等,都是前人未曾提到过的认识。将之综合形成的《公平竞赛办法》,试图将社会主义三大基本原则与市场机制“化合”为一体,不但可望对国有大中型企、事业等单位提供一种成效突出且便于操作的管理办法,而且可望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结合的“历史性理论难题”,提供一种有参考价值的解题思路。
作为一本大学本科阶段的选修课教材,此前已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范围内讲授了21个学期。使用该教材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开设超过200个班次,多名教师授课,登记考试的本科生超过2万名。相关内容的论文曾获得多方专家好评,在一些党政机关和学术机构进行演讲反响热烈。2003年出版的《跨越陷阱之路》,荣获北方15省市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并成为畅销书。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观点,这应当算是有一定影响了。更值得称赞的是,本教材的基本观点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坚信共产主义的。在近30年各种思潮涌动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中,出现赢得学生踊跃选修和好评的马克思主义教材,实属难能可贵!现在看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已经和正在做着一件很值得肯定的工作。
2000年,我就与张敢明研究员讨论过有关主题,也应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要求审阅过最初的《经济学方法论讲义》。此后,我一直关心这项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进展,也了解到这个同志从中学起就自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名篇,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和崇高人格根植于心。改革开放初期,他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为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国家机关从事政策调研。这部《经济学方法论》集中体现了他多年深入探索的成果。
教材的编写不同于一般的专著,既要观点科学,又要深入浅出。这一版虽然较前有了不少改进,但还是感到在编写体例、所用资料以及文字表述上,要再下功夫研磨。在此,我愿将之作为未来的要求提供给编者。
吴易风
2010年10月31日
(吴易风,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经济学课题组主要成员和西方经济学课题组第一首席专家。)
电话:15811146132
E-mail:liaoyuan48@163.com
QQ:62200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