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36042
本馆由[ 玫瑰 ]创建于2010年02月25日

心香一瓣寄后人

发布时间:2010-04-05 18:16:4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心 香 一 瓣 寄 后 人

——访老红军李尚德

文军  国祚  兆丰

  戎马生涯大半生,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李尚德,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为了给后人留下

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不顾体内残留弹片对自己的折磨,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写了三十多万字的回忆录《我的战斗经历》。他还把对子女的期望和告诫编成120句的“四字语”,制成小册子,教育后代继承革命传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赫赫有名的“李大刀”

   李尚德1915年出生在陕西省绥德县一个极端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连年灾荒,他9岁时便失去了母亲,迫于生计,他自幼种过地、讨过饭、当过雇工,给地主放过羊。1933年,李尚德遇到一位教书先生(实为党的地下工作者),从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这位先生用简单的道理启发他:穷人和富人不是命运决定的,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团结起来闹革命,推翻吃人的旧社会。他接受了革命的思想后,秘密介绍同乡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政权。193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当地赤卫队的战斗中,一把大刀杀出了威风,因而被称作“李大刀”。

1935年春,李尚德带领赤卫队,配合刘志丹的部队作战,任务是切断敌人后路,使其无法与刘志丹部接火。赤卫队人不多,但士气高涨,在敌我人数悬殊的情况下,李尚德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经过一天的激战,敌人灰溜溜弃枪而逃。赤卫队缴获了大批武器。战斗得到刘志丹的赞扬。这时的李尚德已是县军事部部长、县独立营的营长。

在夜战攻打霍县县城的战斗中,李老带领登城突击队,面对数倍于他们的敌人,多次发动进攻。在登梯上城时,敌人用手榴弹把木梯炸断,李老带领的突击队伤亡严重,李老也被手榴弹炸成重伤,昏死过去。 战友们用担架把他送到后方,从体内取出多块弹片,经过20多天的救治,终于战胜了死神。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差,至今头部左侧和肩膀处还残留着十几块弹片。这次战斗虽然李尚德负了重伤,但战友们在他英勇顽强精神的鼓舞下,拼力攻克了敌阵。

苦战平型关

西安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李老所在的部队于1937年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在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斗中,执行平型关东腰站和驿马岭的阻击战。回忆这次战役,李老说:那是一次非常艰难,非常残酷的战斗。我们独立团的任务是在一个叫二十里铺的高山上消灭派往平型关增援的日军。当时下了一夜雨,老百姓以为我们是国民党的溃兵,弃家而逃。我们有纪律,不许扰民,部队都露宿在房外。天一亮,我们就向目的地出发,为了抢在敌人的前头,我们抄小路。雨后的山路格外滑,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坡。战士们向上爬了一半,就摔伤了十几个人。我们刚刚爬上山顶,敌人也从另一侧爬了上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我们在攻占了三个山头阵地时,队伍已出现大量的伤亡。人在阵地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坚持下去!我们剩下的几十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三次进攻。数小时后,敌人将手榴弹连续甩向我阵地,见身边的战友倒下仍怒目圆睁,心中极其悲痛。大家化悲痛为力量,向敌人发起猛烈反击。战斗从早到晚,持续了一天,夜幕降临时,歼灭四百多名日本鬼子,我们一百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二十四人。

百炼成钢

1940年,李老带领所在营的两个连和一个重机枪排,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聂容臻、吕正操司令员过郑太线,胜利完成任务。在那段时间里,李老还多次听过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聂容臻等首长的亲切教诲。朱总司令视察他们营时,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成绩,并勉励他们,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多打胜仗。

李老参加革命几十年,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指挥战斗百余次。曾获得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红星功勋荣誉章。1949101日,他荣幸地被邀请到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任山西临汾军分区任司令员,不久被调到省军区军政干部学校任校长兼党委书记。经历了战场生与死的考验,李老格外珍惜来之不意的生活,他严格要求自己,居功不自傲,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做好军政干校的领导工作。他虽然在校时间不长,工作却开展得生机勃勃,获得军区领导的好评。此后李老又被调任唐山军分区任副司令员,同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命令,任命李老为唐山军分区司令员。后经中央军委批准,李老被晋升为正军职。

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几十年的戎马生涯,铸就了李老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离休后,为了把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他不顾年逾古稀,不顾体内残留弹片对他的折磨,亲自给战友写信、打电话,亲自上门走访,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整理出长达30万字的回忆录《我的战斗经历》,不日即将印刷成册。

李老对子女的要求很严,教育他们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现在,李老的孩子都已事业有成,其中有研究生、博士生,有局、处级干部。李老的小儿子还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发展协会副会长、天津三维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尽管孩子们都有所作为,但李老还是常给他们敲一敲警钟。在今年建党80周年之际,李老将对子女的期望和告诫编成120句的“四字语”制成小册子,红色封面印上金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分发给儿孙。“四字语”看起来简单,内容却涉及了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做人的原则等。李老在“四字语”的开篇写下了这样的话:我参加革命近七十年,对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有亲身体会,也有间接体会,我把这些体会简单地概括成“四字语”,只要按“四字语”去做,就能够为人民的利益多做贡献,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想在我有限的晚年给子孙留点心意,希望我的子孙后代,经常用此文对照自己。李老在“四字语”中写道:“做一个信仰马列的人,做一个德法治国的人,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做一个廉洁奉公的人,做一个严以律己的人,做一个反腐倡廉的人,做一个能官能民的人,做一个勤劳勇敢的人……

摘自:天津《老年时报》2001116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