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给妈妈,我爱你~
妈妈,这是四年前我写在自己博客里的一篇文字,曾经有好几次想拿给您看,但都没有,一方面是担心提起爸爸会让您伤心,另一方面是因为从不习惯当着您的面撒娇,总是把对您的爱揣在怀里不好意思说出口。。。那时候的您身体是那么健康,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您会这样突然的离开我。我真的很后悔,没能早一点让您知道。。。今天是您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我把这篇文字寄给您,希望您在天堂里能够看到,我真的很想跟您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母爱无边
从长沙到济南,一嫁一千三百公里,老妈的爱也跟着一路奋起直追,三天两头打电话还不够,现在居然还要托人专门给我捎来了一篮子“菜”~尽管我一再说“妈啊~我们在济南什么都有,想吃什么都能买得着”、“别麻烦人家了,人家是去章丘离济南还有一段距离呢,再说,你这一篮子东西别弄得人家过不了机场安检”......但是,抗议全部无效,固执的老妈硬是把篮子给“变”到了我们面前!并反复强调“这些都是自家产的!比外面买的健康!我们在这边也吃不完......你们现在准备生孩子,吃这些好......”真是拿她没办法!
当一个被绳子绑得结结实实的蓝色小篮子,几经辗转终于被递到我手上时,真是哭笑不得。于是,一层层解开绳子打开篮子,把东西一件件往外拿——从上往下是1根丝瓜、2根黄瓜、1把豆角、8个红辣椒,再下面是一包埋藏着鸡蛋的谷壳,探手进去一个一个往外摸,数数一共是52个土鸡蛋!鸡蛋个子不大,握在手里居然还带着点儿热气。不知为什么,我一时心底泛潮——眼前的这些哪里是菜呀?!分明就是老妈絮絮叨叨的爱!
长沙的家是复式的两层楼,有一个带玻璃房和秋千架的小花园。以前在长沙时,我曾经在花园里亲手种下60棵玫瑰,把一个人的家打造成自己理想主义的美丽世界。时事变迁,之后我去了广州,如今又嫁在了济南,于是把长沙那个曾经盛载了我许多美丽梦想的个人世界,转交给了父母打理,也是希望她们能够在我不在身边时,享受一些舒适的生活环境。老一辈的人总是比我们更实用主义,所以,老妈把我的花园变成了菜园~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如数家珍地指给我看“花园里不但搭了葡萄架、种了三叶梅和茶花,还种了11种菜呢,你看看,这是辣椒、紫苏、空心菜、西红柿......那边的架子是丝瓜、黄瓜、豆角......”。妈妈今年三月退休了,空闲的时间就更多了,在菜园里的动作也就更大了!五月份回家时,老妈居然向我展示了她的新成果——养了一群鸡“四只管下蛋,一只管孵小鸡”(哈,真厉害!老妈居然用冰箱里的鸡蛋孵出了一窝黑黑的小鸡仔!)看着老妈喜滋滋的把每天新摘下的丝瓜,一边拿秤称了还记在小本上,一边跟我叨叨“这丝瓜又大又甜,一年能结一百二三十斤呢,我们吃不完都还送给隔壁邻居呢......”我想:很好呀,只要老妈她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就是我的福气啊:)尽管有时也会遗憾我那曾经美丽的玫瑰花园~哈哈!
其实我从小是个亲爸爸的孩子,难怪有“女孩亲爸”的俗话,从小,爸爸在我的心目中是最最聪明、英俊、慈爱的偶像,家里家外一力担当,而妈妈的擅长就是做得一手好菜、特点就是无忧无虑像个孩子。因此,我从小总是跟着爸爸、腻着爸爸,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像爸爸一样聪明能干坚强。稍大一点以后,爸爸也像待朋友一样的待我,并处处用心培养我,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愿意跟我商量,我俩一大一小都成了妈妈的保护伞。却也正因为从小与妈妈的交流甚少,所以似乎注定我成不了妈妈的“贴心小棉袄”。长大后的我果然很独立,也很坚强。十九岁那年我大学毕业就因为工作去了广州,初离父母的我呼吸着完全自由的空气,如果不是爸爸的突然去世,也许,我的生活就会完全是另外的轨迹了。
那年我20岁,当我匆匆从广州赶回长沙时,看到原本就像个孩子般单纯的妈妈已是哭得伤心虚弱时,我就下定了决心——从现在开始我就是家里的主心骨。于是,我没有在妈妈面前流一滴泪,也再没有在妈妈面前提起过爸爸,尽管在内心深处真的非常想念。于是,我决定留在长沙陪伴妈妈,直到她找到新的幸福和依靠。那时,我开始尝试着多关心妈妈,因为爸爸的突然离开,也让我领悟到对亲人的爱应该即时表达,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只是,那时的我还太年轻,还只是悟到自己应该做的事,却还悟不到亲情对自己有多么的重要,习惯了坚强独立的我,也还没能悟到自己的坚强其实也源自亲情给予的爱和力量。于是,母爱就在浑然不觉中“晚熟”着。
几年后,当我经历了一场痛彻心扉的爱情之后,我才更深切的感受到自己多么的在乎亲情。当周围的世界因为爱情的消逝而变得一切暗淡时,我仍然坚强的向妈妈封锁消息,不想让她也陪着伤心难过。那时的我,只是不断的跟自己说,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亲情”才是真正可靠,才是应该留恋。差不多在之后的一年里,我总会莫名地生出“忧患”意识,每次出远门、乘飞机甚至去参加蹦极,都会莫名地想到应该给妈妈留下些什么,害怕因为自己发生意外让妈妈失去生活的依靠。爱情之后会悟到亲情,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是妈妈的“最重要”,没有了我,她该怎么办?所以为了她,我也该珍重自己。于是,母爱就在坚强中似乎“错位”着。
再后来,我终于又开始放飞自己。只是在每每遇到困境时,总会对自己说“生离死别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可怕的”,所以我学会了“做生活的减法”,认真、纯粹地过自己的理想化生活。只是,随着自己年龄的慢慢增长,对亲情的认识也渐渐深沉,深沉到变成埋在心底的基石,忙碌的时候绝少会想起,但始终是牢固不破的坚守在那里。也许,人需要学会了“亲情”才能学会真正的“爱”,才能幸运的遇到真正的“爱情”吧。当我终于找到自己真正相爱的人时,发现原来也是因为慢慢悟到了——爱一个人不应该只是看到自己的坚强,也应该看到对方的付出和坚强。正如妈妈对我的爱,她始终是脆弱、如孩子般性格,似乎需要依靠我的坚强才行,但其实是她一直对我不离不弃,哪怕我飞得再高再远,她也会站在原地等我。她对我的爱化成一遍遍的唠叨“担心你生病”、“早点结婚生孩子”、“过年回来呀”......这些叮咛对已经成熟的我们也许都算不上难事,但我们总会是她眼里千丝万缕的放心不下。她当然不知道也不理解我们每天面对的大事情,但她会永远关心和不忘记我们每天需要的小事情。妈妈的爱,就在我回家时她端上的每一顿饭菜里,就在我每个星期接到的几乎内容不变的电话里,就在这一篮子千里迢迢托人捎来的蔬菜鸡蛋里。因为,母爱总在无处不在的“漫延”着。
在我的眼里,母爱无边,但真的是一点一点感受到的。母爱无边,因为:
母爱没有起点,因为与生命开始于同一时间,即使最初都没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母爱没有一定,因为只有在成长中才能体会,即使中间会经历种种磨难和故事......
母爱没有结束,因为亲情是相依为命的拥有,即使常常会放在心底从不曾提起......
母爱无边,因为她教我们学会怎样去爱别人。
(您的女儿,写于2007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