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优秀干部——臧金贵
臧金贵同志1951年7月出生在山东省诸城市,1968年参加工作,198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1999年4月,受中央金融工委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委派,代表中国招商银行赴云南省楚雄州定点扶贫,挂职担任永仁县副县长。今年4月23日,臧金贵同志从扶贫项目———直苴希望小学建设工地返回,突发脑溢血,终因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49岁。
臧金贵同志作为中国招商银行深圳管理部信贷部、资产保全部副经理,主动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自愿申请赴贫困山区扶贫,显示了一个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1999年4月,当他一听说招行要派干部赴云南扶贫,就第一个向总行递交了申请书,并再三向总行领导当面请缨。他向组织立下誓言:自己作为一个具有1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定会比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慈善家做得更好。臧金贵请缨扶贫,绝不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在他生前留下的一份总结材料中,他向党坦露了心迹:“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人民。在电视上看到江总书记访问贵州山区贫苦村民的境况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教育。我志愿到边远山区扶贫、工作,相信自己能够承受住各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考验,并决心以实实在在的扶贫行动,贡献自己对贫困县人民的一份爱心,我对我的选择,无怨无悔。”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和崇高境界的真实写照。
臧金贵同志不当“清闲官”,脚踏实地为永仁脱贫大计奔波操劳。臧金贵一到永仁县,就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在县政府班子中,他分管教育、科技、旅游和扶贫工作。为了解开永仁长期贫困的症结,他首先开展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常说:“组织上虽然任命我为副县长,但我是来扶贫的,绝不是来做‘县太爷’享清福的!”在永仁短短一年的时间,臧金贵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竟达7个月,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效率,走遍了永仁县65个村公所(办事处),足迹遍布106个村寨,访问贫困户180余户300多人次,走访了17所中小学200多户贫困学生家庭。他哪里穷哪里去。中和乡是全县最贫困的一个乡,远离县城100多公里,不少当地干部也没有去过,而臧金贵却跋山涉水,一连去了9趟。一次,臧金贵带领扶贫办和县教委的同志访问贫困农户,一直到天黑,随行人员说还有3家贫困户,但住得很远,步行还有3个多小时的路程,天已晚了,就别去了。臧金贵却说,3个小时,能访问3家贫困户,值!晚上就住在乡里,明早起程去探望。但当天夜里,臧金贵突发高烧,又吐又泻,当晚输了液。第二天一早,随行人员看他病得不轻,建议他不要去了,回县城住院。臧金贵斩钉截铁地说:“不,试试脚力再说!”说着,带头大步踏上了崎岖的山道。走完4公里的山路,看望完2户人家,臧金贵实在支撑不住了,脸色苍白,大汗淋漓,随行人员才强行将他拉回了县城。
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永仁的旅游资源,臧金贵不辞辛劳,对县境内的景点逐一实地踏勘。“虎跳滩”景点地形十分险要,需要攀悬崖、爬绝壁,臧金贵竟接连前去勘察了10次。在勘察“落水洞”时,他把绳子绑在腰间,冒着生命危险,下到几十米深的岩洞中。他身材高大,一不小心卡在了石缝中,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同行人员吓得腿都有些软了,手忙脚乱地费了好大劲才把他拉上来,而他却诙谐地说:“永仁脱贫大业还没完成,马克思他老人家可不愿见我。”县旅游局长每当忆起这件事,还感到惭愧:由于到“虎跳滩”考察实在危险,自己专门搞旅游工作,10多年里前前后后也才去过几次,而臧金贵一年时间就到了10次!
臧金贵同志在永仁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动真情,使实劲,为永仁脱贫致富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四处奔波呼吁,为县里直苴希望小学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工程争取到启动资金;他邀请香港某集团公司到永仁县考察、洽谈,和其他同志一道为永仁县引资10余项800余万元;他通过调查研究后实施的“济困助学工程”,共扶持特困中小学生288名、大中专生8名;他积极敦促县科委举办科技培训班,引进科技试验示范技术14项,建起示范基地4个……
臧金贵同志开拓进取,在永仁播下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种子。臧金贵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最可贵的是他从经济特区将一种改革开放的观念,一种开拓进取的意识,一种一切为了发展的思路,一种讲求速度、效率和效益的工作作风带到了永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深刻地影响和带动着当地干部。臧金贵到永仁县挂职不久,就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关于永仁县贫困状况及扶贫意见》的调查报告,积极探索开发式扶贫的方法,为永仁扶贫工作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他通过对全县旅游资源全面、深入的实地勘查,并向省、州领导汇报,提出了发展永仁旅游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启动了全县旅游业的大开发;他才到永仁半年多时间,就向县委提出了永仁县产业开发的总体方针,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采纳;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他又开始思考起永仁县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问题,就在他倒下前一个月的3月23日,他还奋笔疾书,写成《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的四项重大紧急经济工作建议书》。臧金贵同志这种敢想敢干而又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当地干部触动很大。在臧金贵的带动和影响下,永仁县干部作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实际、实事求是成了很多干部的自觉行动。永和乡彝族女乡长冯会珍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干部如果都像老臧这样,我们乡早就脱贫了”。
臧金贵同志牢记党的宗旨,自觉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满腔热情地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身为挂职的“扶贫县长”,不仅思虑全县的脱贫大计,而且,为永仁脱贫倾囊而出。在永仁一年,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拿出了自己的工资收入5000多元,捐助特困群众和学生。他结对扶持宜就乡中学特困学生孤儿山吉文、山吉武兄弟,资助兄弟俩的学费和零用钱,把他们从失学的边缘重新拉回课堂;他看到劳务输出是山区群众脱贫的一条好途径,就力所能及地组织贫困农家子女到深圳打工,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就在他家吃住,他在深圳的家成了永仁打工仔、打工妹的“接待站”;宜就乡老怀哨村贫困农民李德花患病长期卧床,他始终牵挂着老人的病情,无论是在省城、北京出差,还是回深圳,他的身上总是揣着老人的病历,一有功夫就四处奔走为老人求医问药……
臧金贵同志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臧金贵同志到永仁县扶贫,工作繁重,生活艰苦,远离妻女,个人收入也明显减少,很多人说他是“犯傻”;他家中有长期患病在床的老母,岳父岳母也同样需要照顾,但他却再没有时间去尽一下孝心。去年春节,妻子好不容易盼到丈夫回家,但臧金贵仍然没有能好好地陪陪妻女,整个春节他都在忙着为永仁筹集救灾物资。臧金贵殉职前一周,夫妻俩通过一次电话,得知臧金贵身体不好,妻子提出要来永仁照顾他,他觉得扶贫任务重,不是过小日子的时候,拒绝了妻子前来探望的要求,没想到这次电话竟成永别。更让人想象不到的是,他妻子竟然是个下岗工人,女儿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为父亲不肯帮忙解决工作问题,女儿还曾经赌气要同他断绝父女关系。他们一家老小就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家庭的这些困难,他到永仁后从来没有提起过,直到他逝世后,家人前来迎取骨灰,这个不为人知的家庭“秘密”才被揭开。
臧金贵患有高血压病,来到高原后身体状况一直欠佳,但他一心扑在扶贫上,从未向人提起过,也未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去年12月16日,臧金贵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医生发现他的血压处在危险区域,当即建议他住院,但他惦记着扶贫工作,只开了一点药就匆匆离开了医院。他这样呕心沥血,终于积劳成疾。今年4月23日是一个星期天,臧金贵本来可以在家好好地休息一下,但他觉得自己一年扶贫期限即将结束,返深的日子越来越近,急着要将自己一手抓起来的扶贫工程直苴希望小学早日建起,便早早地来到工地上同工人们一起干活。这天,他终于倒下去了。
臧金贵同志挂职扶贫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却在永仁人民心中树立起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他以自己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造福群众的工作实绩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联合调查组成员单位: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