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园林景区
景区包括况钟园林,塔里和桐山三个小区。
历史遗址,名人墓圆,科普探奇是况钟园林小区的主要特色。区内的东门山遗址属春秋时期的山坡型遗址,文物工作这者在此采集了大量的石器,陶片等;赛下山遗址为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5000多年,是赣江流域一处较珍贵的史前遗迹,为开展历史文化遗迹考察游提供了珍贵的资源。江西省兴建最早的森林公园——况钟园林,位于县城东面,是靖安历史名人,明代清官况钟的墓圆,是开展名人文化游,历史教育游的生动教材,同时是靖安城镇居民工作之余的休憩,娱乐的良好去处。江西省最大的蛇类养殖场——蛇林,蛇类品种众多,群蛇相嘻,千姿百态,还有为游客特设的人蛇共舞,人蛇同浴等惊险的蛇表演项目,以及蛇宴,蛇酒,蛇药等系列产品,适宜开展科普求知和寻秘探奇游。
自然风景名胜和佛教文化是塔里小区的主要特色,区内有曾建于东晋的名寺——双林寺,历史悠久,宋以后因战乱被毁。现在江西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的弟子主持下,另行择址重建,现观音殿,大雄宝殿等已建设竣工,庙宇庄严,佛光普照,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前来朝觐,适宜开展宗教朝觐游览活动;有天然气象景观绣谷飞云,有天然岩石石景观鲤鱼拜塔,还有相传曾是得道道士修炼,群鹤起舞的扬鹤坪和道士修炼成仙的神仙洞,山水秀美,空气清新,引人入胜,是开展自然山水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的好去处。
美丽神秘的五O五,雕梁画栋的古建筑是桐山小区的主要特色。五O五原本是省广播电视厅的一个秘密发射台,因担负着对广播和干扰敌台的特殊任务,三十多年来一直是个禁区,从而给世人揭开了昔日神秘的面纱,对游客有着具大的的吸引力,是进行军事文化游,历史遗迹考察的好素材。雷家,水垅古建筑群距今均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其中保家楼是用来御寇保家和了望敌情的,极具战略意义,是进行历史古迹考察难得的好去处。
况钟园林 位于靖安县城东面,原为靖安县林业科学研究所的林地,1984年开始改建为"靖安县森林公园",1986年元旦剪彩开园。为纪念靖安县历史名人、明代清官况钟,于1995年改名"况钟园林"。园林大门系宫殿式砖石结构门楼。况钟园林总面积47.36hm2,其中山丘面积38hm2,湖泊面积1.67hm2,建筑面积0.87hm2,园内有景点10处,亭阁8个,湖泊2个,儿童游乐园1个,森林宾馆1个,旱冰场兼露天舞池1处,电视塔1处,绿色长廊1条,大佛1尊,况钟铜像1座。园内有250多种珍贵和观赏树种,松、杉、竹林挺拔葱茏,垂柳、龙柏婀娜多姿,腊梅、含笑、樱花等400多种花卉绚丽多彩,山风过处,竹浪涌动,松涛阵阵,四处芳香,丛峦密林中,画眉、黄莺、斑鸠、八哥叫声悠扬动听,好一派花香鸟语、山峦耸翠的森林景观。在绿茵下、湖水边,又建设了狮子仰贤、湖心赏月、双龙喷泉、金猴跳涧、仙洞揽胜、竹林留梦、龙潭观鱼、踏雪寻梅、松林听鹤、叶底藏春10个景点。园内石级起伏,小径曲折,既有森林公园的野趣,又有江南园林的韵味。况钟墓在此重建,又丰富了人文内容,因此况钟园林是靖安城郊一处美好的休憩娱乐场所,是寓教于游的理想课堂,是三爪仑风景名胜区的一个富有特色的景区
况钟铜像 入况钟园林大门,迎面可见一尊高5m,占地面积2.2m2的况钟铜像巍然屹立,铜像净高3m,其座高2m,用铜2.2吨。所塑的况钟像仪表威严、和蔼,是培养人们公朴意识,廉政自律的一面明镜。况钟一生为官清政廉明,除暴安民,为我国古代三大青天(包青天、海青天、况青天)之一,他的生平事绩是教育后代子孙的重要教材。铜像由宜春地区行署林业局捐资20万元,江西铜厂塑造,靖安县人民政府主办而成。
况钟墓 明朝清官况青天的陵墓,位于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的神仙山万家尾。1383年始建的况钟墓分三级,前为停轿坪,中有蜂场和八字道口墓,后有墓志铭。1966年8月"破四旧"时被毁。1983年为纪念况钟诞生600周年,靖安县人民政府在县城森林公园内重修况钟墓,重修的况钟墓位于况钟园林园门左侧松林中,墓基高1m,陵基周长10m,墓室面积12m2,墓室深2m,悬棺高1m,占地200m2。墓仍分三级:一级为八字式墓碑三块,高低错落的花岗石柱相连,碑面镌刻"明敕中议大夫苏州知府擢升按察使司署知府事况钟之墓";二级为椭圆形墓,高1m,用花岗石砌成;三级为墓志铭3块,高2m,由石盖顶、波形石条、石点组合。况钟墓、清风亭、况钟铜像是况钟园林的主题内容,况钟墓的重建,更丰富了况钟园林的观赏学习内容。
清风亭 靖安是明代清官况钟的家乡。况钟居官廉政,被苏州百姓誉为况青天,为了纪念况钟诞辰六百周年,1983年12月12日,靖安县人民政府在森林公园内重建了况钟墓,1985年在墓边修建一亭,名"清风亭",以颂扬况钟两袖清风的高贵品质。清风亭位于况钟墓后山顶上,高3m,六角六柱翘檐,石结构。亭内刻有况钟画相、《清风亭序》以及况钟所作的《饯别诗》四首,亭名即取自其中的"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亭柱上写有赞扬况钟的对联:"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游人于亭中小憩,领略况钟的清正廉明和高风亮节,顿感阵阵清风徐来。
革命烈士公墓 在况钟园林烈士塔背面不远处,有一座烈士墓,呈长方形,墓基高1m 多,长约20m ,宽约5m 。四周青松翠竹环绕。靖安县是革命老区,1926年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靖安小组。在党组织领导下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靖安人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许多同志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丹心照月,气贯长空,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83年靖安县人民政府在此立碑、建墓,告慰英灵。
烈士纪念塔 位于况钟园林园门北侧山顶的绿树丛中,塔高13.8m,底边长5m,石质方柱状轿顶,正面书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雄浑有力的大字,碑座四周嵌有青石板,石板上镌刻着70位烈士的英名和简历。纪念碑耸立在舒味三烈士当年就义的地方。舒味三,1895年生于靖安县城叶家塘边,曾任《正义日报》编辑,1927年受党组织派遣回乡从事地下工作,1928年被害于此。1985年在此建烈士纪念塔,缅怀革命先烈。
清华亭 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当年在靖安游玩,作了一首长诗,诗中赞誉靖安是个"水木清华"之地,现在这座山头建亭,取名"清华亭"。亭柱上有诗两句:"清溪曾润生花笔,华谷又传击壤歌。"清华亭位于烈士纪念碑西侧,六角六柱,攒尖荷叶白石亭边。
听鹤亭 位于正对况钟园林大门的松树林中,为一座10柱玻璃钢瓦圆锥形顶的木结构亭。亭内四周人工砌就的石山,谗岩嶙峋,亭中间一只石雕松鹤婷婷玉立,亭内石凳环形排列,可容纳五六十人。
藏春亭 位于况钟园林园门南侧的松林内,是一个以红色为主的仿古小亭,占地16m2,高3.5m,下部钢筋水泥结构,六角四柱,石台基碓基单檐式木亭,建于1985年,其名源于"月朗风清好向亭中觅梦,林深木秀宜于叶底藏春"的诗句。
待月亭 待月亭建在况钟园林人工湖中央,是一座古朴而雄浑的八角亭,高5.5m,面积30m2,离水面1.2m,翘角重檐,8条金龙凌空飞翔构成亭的8角,上层飞檐刻有彩凤8只,下层飞檐有盘龙8条,上、下层斗拱悬柱上有16盏宫灯,瓷质葫芦形面,造型独特,风格迥异,颇有吸引力。
感古亭 感古亭位于况钟园林的感古山上,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孙权派太史慈驻守靖安,当时战乱频繁,太史慈为民平乱,杀富济贫,不幸战亡,其遗体运回东吴后,孙权封他为"感古将军"。靖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平定匪乱的东吴大将,把他战亡的这座山取名为"感古山",1985年在这山头上建的六角亭就依其地名,称为"感古亭"。亭为六角六柱葫芦顶,石台基,重檐式木亭,亭高4.5m,占地25m2。亭柱上有两幅对联,一幅是"泽被乡人崇太史,亭名感古话东吴",另一幅是"凤凰白露翔廊东,黄龙石马卧城南"。
栖霞阁 栖霞阁位于况钟园林内西北角的山峦上,东西两面筑有围墙,西墙上有一圆门,门上书有"仙洞揽胜"四个大字。栖霞阁四角四柱葫芦顶,石台基重檐木亭,原名栖霞观,木华东观,刘仙观。相传是晋代刘懿贞女道人修炼之处,观内东院有石井,花岗石井圈上刻有"丹井寒泉"四个字。名为阁,实为长亭,栖霞阁是眺望靖安县城全貌的最佳观景处。
蛇林 位于县城东南面,距况钟园林2km处的松树林中,总面积为60亩,是江西省最大的蛇类养殖场所在地,林内最多一次曾放养各类活蛇8000kg之多。蛇林探险,令人触目惊心,春、夏、秋三季,游人置身其内,可见丛林之中群蛇相嬉、纤纤摇尾、穿行脚畔,有的环枝绕树,有的昂首吐须,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令观者咋舌,游者尽兴。为蛇林配套的设施有人蛇共舞等蛇表演项目及蛇宴、蛇酒、蛇药等蛇系列产品,供游人选购。
城南古樟 靖安县境内大樟树较多,县城西南边,公路旁有1株真正的千年古樟,又名城南古樟,砌有石墙保护,但由于东、西、北三面均已修建房屋,生态环境改变,树已临近枯死,亟待拯救。
寨下山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约2km处的南河附近,系一山岗台地,总面积7800m2。为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较多,石器主要有锄、斧、镞、凿、网坠、臼、磨棒、励石等。陶器主要有红砂陶,器形为鼎规、甑、缸、豆等。商周时期的遗物较少,主要为硬纹陶器。该遗址是赣江流域一处较珍贵的史前遗存。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桥 靖安县城南郊一条干涸的溪流故道上保存着4座宋桥。即清湖桥、姨婆桥、南港桥(又名花桥)、狮子桥,最长的62.5m、最短的14m。据桥上石刻和《江西通志》、清代靖安县志所载,知其为南宋嘉定年间退官居家的乡贤舒帮佐、其子舒选、舒逸和舒逸"义媳"分别捐资主建,立于公元1215-1252年,后经明清两代的舒姓子孙加以维修。4座石桥结构大体相同:桥墩呈双边船形,墩上有出挑的伸臂,壶门,墩顶桥面横置"锁石"等,具有罕见的科学性与艺术性。4座宋桥并存,堪称奇迹。
中国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