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云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53298041
本馆由[ 五指山 ]创建于2010年12月01日

永远的怀念

发布时间:2012-04-03 14:58:18      发布人: 五指山

时光荏苒,转眼间敬爱的姨妈离开我们已将近6年了。今逢清明,缅怀先人,其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悠悠往事,历久弥新。
我与姨妈的缘分起于幼年,可以说我一生最初感受到的母爱是姨妈给予我的。那时候,我母亲独自一人承担着上要赡养我的祖母、下要抚育4个年幼子女的重担,而她又远离福州,在一个偏僻的海岛上教书,难以照顾全家老小。困境中,姨妈伸出了援手,将我带到身边抚养。这时候姨妈一家6口人,4个儿子都在上学读书,全家唯一的稳定收入就是我的大表哥在外工作所得薪金,经济十分拮据。靠着她的聪慧、勤俭和孩子们的懂事、体贴,日子虽说过得艰难倒也祥和。姨妈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在我的眼中,姨妈就是我最亲的亲人,还有我的5个表哥以及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外婆、舅舅。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我回到福州自己家中,生活环境的改变一时让我茫然、难过,心里总是想着姨妈、表哥、外婆和舅舅,以致好长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上学后,姨妈时常牵挂着我,时不时地打听我的情况,每逢寒暑假都叫我们兄弟到连江聚会。
我15岁那年,走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布满荆棘的艰辛之路。此一去经年。其间与姨妈见面的机会就少多了。记得有一年,在回家探亲之后,我与几个同学取道南平返回武夷山,到南平后买不到即时开往武夷山的汽车票,我将同学带到大表哥家留宿,等第二天再走。那时姨妈与大表哥住在一起。姨妈见到我十分高兴,关爱之情溢于言表。她亲自下厨给我们煮吃的,大表嫂忙着给我们张罗住处,因人数多,还临时向邻居借用了一间房。她们的热情使我的同学大为感动。2010年秋,我们120多位老知青在武夷山聚会,回顾苦难的青葱岁月,那几位同学仍不忘几十年前那次姨妈和大表哥一家人对他们亲人般的帮助。我的挚友黄先生1972年分配到南平工作后,曾多次看望过我的姨妈,亲身感受到老人家的慈祥和博爱,每次与我谈起均肃然起敬。
记得有一年姨妈来福州与我母亲相聚的时候,她便血更加严重,我们一家人都深感不安。经再三动员,她才答应去看医生。医生疑是肠道“那个”,要作钡灌肠x线检查。作这项检查病人是很痛苦的,尤其是老人。作检查那天,我陪护着她。在把她扶上检查台后,我握住她的手不时地宽慰她,灌肠开始后,她的手越抓越紧,以致我生出疼痛之感。我知道她十分难受,但她始终没有哼一声。紧接着做x线扫描。做完扫描检查室的灯打开时,我看到她的脸上渗满汗珠,脸色苍白。真是吉人天相,检查结论是“未见明显异常”。当我如释重负告诉她检查结果时,老人家显得十分平静。她面对痛苦的坚强和祸福不惊的从容豁达让我感受到心灵的震撼。确实,对于一生历经风风雨雨、挺过无数艰难困苦的人来说,一切不都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吗?
姨妈生命的最后两三年是在福州度过的,这让我有了更多的孝敬她老人家的机会。我和妻子常去看望她,陪她聊聊天,给她排遣寂寞,煮些她爱吃的东西送去。每次见面她都非常高兴,叮嘱我们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节俭、要多穿些衣服等等。尽管我们也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但在她的眼中永远都是孩子。跟她在一起,我们享受到的是慈母般的温暖!
姨妈以93岁的高龄走完了她生命的历程。那天,我到照相馆制作她的遗照。当放大的彩照摆放到柜台上时,照相馆的工作人员与顾客莫不赞叹老人家的慈祥与风采。我轻轻地抚摸着姨妈的遗照,不禁心潮涌动,一泓泪水充满了眼眶。
敬爱的姨妈,在我的心中,您就是那巍巍的武夷山、潺潺的九曲水——坚强博大而又不失温馨柔情。山高水长,我们永远怀念您!


                                                                                                                                      (外甥  亦   写于2012年清明)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