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云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53298041
本馆由[ 五指山 ]创建于2010年12月01日

零星追忆

发布时间:2011-03-15 10:30:07      发布人: 五指山

        记得2004年回连江参加同班校友聚会,带回一本“古榕颂”——连江一中八十周年华诞纪念册,妈妈非常仔细的翻看,她告诉我“你父亲也在这里”我一看真是有个魏景炳,啊!原来和我们四兄弟还是校友。(剑生是连江六中)

        听妈说父亲最早是做小学教师,从我幼时记忆他在连江白沙乡政府当办事员,他带我去玩我还哪里吃餐饭,第一次看到这里有电话,不久去了透街乡距县城50华里,当时交通极为不便都是步行,有一次年夜才匆匆冒着风雪赶回家过年,后来亲戚又介绍他去了宁德田粮处,那时工作不稳定都是靠人介绍的,所以还在琯头当过竹器店的店员,(管账)49年到长乐县某单位当文书,解放后搞些临时的打杂工作。

        我幼时他多在外工作,所以只能零星作些追忆。

        父亲经常在外,家事都是母亲料理,但有些事情他一定要做的:

        孩子取名——我乳名炯哥,按魏家排行“景”后是“植”所以叫取名植昌,后来上学才改为魏哲生,二弟乳名裕哥学明魏涤生,为了取名他翻书、查字典动了脑筋,后来他遗憾地对我说这两个名字都与人家重复了,前者是孙科后者是曾国藩,三弟乳名真哥时逢抗战,当时连江县有个县长叫谢真,积极抗日很受百姓拥护,妈妈有个叔叔就提议取名魏真,两年后四弟出生刚好是除夕所以就取名夕生,五弟取名时我不在家为何取名剑生就不得而知,可能那时到处剑拔弩张之缘故吧!

        孩子上学——父亲很重视选择学校,记得我上小学第一年是公立学校,后来他听说教会学校好二年级就把我转到一个基督教办的学校去念,翌年又转一个天主教办的学校,最后还是在公立学校毕业,那时在解放前可以自由选择学校,以后其他弟弟念书就难以自由选择了。解放前夕那时连江初中毕业后(那时没有高中)他带我到福州中考,住在亲戚家,他连接给我报考三个学校:1  高级工业职业学校,2 高级航海工业学校,3 福州一中。(各校独立招生,考试时间错开)考试时我跑来跑去实在来不及只好放弃福州一中,有个学校还丢掉一科没有考,但最后都被录取了,我们家家庭人口多生活困难,舅舅建议就选择了高级工业学校,有公米吃(助学金)不要家里负担。我还差个把月就毕业了,不幸他英年早逝,若干年后遇到一位婶婆告诉我说,你父亲临终时说“看来无法用上儿子的钱了”使我感到无限心酸!

        兴趣广泛喜欢小制作——他身体单薄文质彬彬,但在家每天都很忙,他喜欢画画、雕刻、木工、金工等活,都是靠自学。他会画像、制作元宵花灯、制作小工具和家具、补锅、面盆换底、磨剪刀、还会做鞋子剪裁衣服,记得外婆的脚是“三寸金莲”当时难以名字到皮鞋,父亲就找打一张旧箱子拆下的牛皮坐了一双小皮鞋给外婆,这双鞋子外婆穿了几十年直到去世!(待续)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