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隆尧县固城镇北辛庄村共产党员曹喜爱
时间追溯到3月24日,那天,隆尧县固城镇北辛庄村,一位76岁高龄的妇女,为了搭救乡邻,与歹徒搏斗,连中五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临终前,她用最后的力气摇摆着手,还在示意人们别管自己,快去搭救受伤的邻居。她没有留下什么,只有这英勇无畏的壮举;只有这舍己救人的精神;只有说不尽的助人为乐的故事;只有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这位老人,名叫曹喜爱,是隆尧县固城镇北辛庄村共产党员,原村支部委员,副大队长。
她的一生,无私奉献;
她的追求,爱党信党;
早年,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
晚年,为乡邻幸福奔走不辍。
面对邪恶,她挺身而出;
面对生死,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2009年3月24日下午,曹喜爱收拾完家务,拿起自家的织布梭朝王景月家走去。
王景月是个寡妇,有两个儿子和一个疯癫的儿媳妇,家境贫困。曹喜爱经常接济她。前两天,王景月曾提借织布梭之事,曹喜爱便主动送到家中。
采访王景月时,她还在医院的病房里,声音断断续续:曹大娘送来织布梭时,只有我和儿媳在家,大娘一边和我拉家常一边修起织布机。突然,院外传来摩托车和急促的脚步声,接着那个姓李的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闯进屋来。他问我:"这个老太太是谁?"我说:"是本村的大娘。"那男人便指着曹喜爱说:"老太太,不关你的事,你走吧!"曹大娘见那男人脸色阴沉,又不是本村人,担心出事,就说:"你说你们的事儿,我修织布机也不妨碍你们。"执意留了下来。男人见曹喜爱不走,气急败坏地拉着我往外走,说道:"那咱到外面去说。"我被男子拽到街门道,他便威逼我给他作证,我不同意,就争执起来。后来,他恼羞成怒,拔出刀子朝我脖子砍来,我一声惨叫倒在地上。曹喜爱听到我的叫声,意识到出事了,急忙跑出屋门,她不顾个人安危,大喝一声:"住手!你这是干什么?"匆匆向前,去夺歹徒手中的刀子。那男的一把将曹大娘推开,转身又刺向我。曹大娘见状冲上前去,再次拼命和歹徒夺刀,并大喊:"来人!救命!"。歹徒见老人拼命和自己夺刀又声嘶力竭的喊人,恼羞成怒,转身向她刺去。刀子扎进曹大娘的身体,她忍着剧痛,死死拽住歹徒并极力争夺他手中的刀子。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妇怎么敌得过一个三十多岁年富力强的男子?争夺中,曹大娘身中数刀,左胸部、右胸部、颈部和头部都被刺中。而我当时趴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由于我家处深巷,又是死胡同,一时也不见人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曹大娘依然顽强地从血泊中爬起来,艰难地从梯子爬上房顶,去喊人救助。
然而她颈部已被刺破,喊不出声来。危难时刻,路过房前过道的本村村民王兰平、冯春月、贾喜顺发现了曹喜爱,急忙赶过来。当众乡邻和曹喜爱的儿子贾俊清扶起满身鲜血的曹喜爱时,她仍喘息着说:"有人要杀王景月,快去救她!"
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险境挺身而出,在最危急时刻,她想的仍是他人的安危。
曹喜爱和王景月被送到了医院。经抢救王景月脱离了生命危险,而76岁的老党员曹喜爱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刚刚脱离生命危险还躺在病床上的王景月看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是曹大娘救了我一条命,救了我们全家啊!
这就是曹喜爱,一个76岁45年党龄的老党员的形象,在生与死的一瞬间,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
村干部们说,她是一个称职的好干部;
党员们说,她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曹喜爱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倍尝生活的艰辛。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艰难困苦磨练了她的意志,也造就了她的品格。她不仅勤快、干练,而且十分节俭,乐于助人。长大后和她名字一样,她很快便成为众乡邻喜爱的人,直到去世,在村子里的威望很高。
"曹喜爱的一生,和许许多多那个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共产党员一样,并没有太多的轰轰烈烈。她只是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默默地做着一件又一件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履行着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正因为如此,曹喜爱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人们钦佩她的党性原则和人格魅力,更欣赏她的高尚情操。"北辛庄村党支部书记王英华说。
是的,曹喜爱1965年入党,有着45年的党龄。她当过村支部委员, 副大队长。她任职期间,工作积极、坚持原则、关心群众、平易近人、办事公道、深得民心,多次受到县、乡领导的表扬。
贾喜春,75岁,是和曹喜爱并肩战斗的老党员,回忆起当初的事他感慨万千:"曹喜爱是个好党员!当时我们都是村支委,村里的大事小情,别管集体的还是个人的,她都热心参与,而且样样干的出色,她没了,真是太可惜,是我村的大损失啊!"
贾书联,村民代表,言语哽咽:"当初在生产队的时候,有一次,我负责看护割好的豆子,谁知中午来了一伙拾豆的开始哄抢。我蒙了头,蹲在地上直哭。多亏她及时赶到,说服了群众,使生产队免受了损失。我也免遭了处分。还有,前两年,村里修街,有10几户门前高不愿拆,影响了工程进度。又是她主动上门,户户做工作。"
69岁的老党员贾新花回忆说:"我们都是妇女党员,我很了解她,为了集体,为了别人,她就是不要命。那年村里托坯子盖房,她每次比男劳力背的还多。"
"生前人民颂,死后论英雄",曹喜爱用自己一生的言行,告诉每一位后来者,怎样去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她几十年如一日,以一种朴实的方式帮助别人;
村民们说:我们永远怀念她
"你不准假,我辞了职也要回去!"
这是毕业不久,刚刚在石家庄某房地产公司任职的28岁大学生贾士峰说给老板的话。他说:"曹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可她比亲奶奶还要亲啊!"贾士峰跪在曹喜爱灵前,泣不成声:"奶奶,你怎么不让我跟你说一句话,你就去了。我上了大学,有了工作,这一切都是你给我的,我还没有孝敬你老,你怎么就去了……"
贾士峰幼时家境贫困,贾喜爱经常接济他们,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拿给小士峰姊妹。士峰的母亲郭香凤患子宫瘤两次住院,家里一切全靠曹喜爱料理,洗衣、做饭、看孩子,还有田里的活计。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乡邻,能做到这样,谁能不为之感动。小士峰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明白,曹奶奶给自己家送吃的、送穿的,还隔三差五30、50的送钱。这是全家的恩人啊,他暗下决心,努力学习,将来报答老人。可谁曾想……。
51岁的汉子王现国话未出口泪先流:"我结婚时,家里穷,是曹婶子给了我200元钱,促成了我们一家人,至今25年了,我永远忘不了她的恩情啊!"王现国的妻子声音颤抖:"自从嫁到他家,没有公公婆婆,都是曹喜爱帮着拾掇家务、看孩子,有时还接济我们米面,要不是她,我们也走不到今天。"
何春月的老伴瘫痪在床,曹喜爱经常过去帮着搀扶病人,打水做饭、洗衣服。贾志申的媳妇去世,家中孩子无人照料,曹喜爱听说后,主动找到他家看孩子、做饭,还对贾志申说:"家里有需要洗涮的、缝补的就找我,别让孩子脏兮兮的。"王玉金,现年60岁,家里孩子多,身体还不大好,曹喜爱带着她四处求医,治好了她的顽疾,还帮着她家盖了新房。
"俺娘就这样一个人,本来家里的条件一直都不算好,可她就是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总想着接济别人。几十年了,从不间断,30、50的,虽不算多,但累计起来也不知有多少钱了。"曹喜爱的女儿贾俊改说。
"别人的活就是她自己的活,别人的孩子就是她自己的孩子,我们北辛庄村没有她不牵挂的人。她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老党员贾喜春激动不已。
曹喜爱走了,然而她的精神却永留人间。她的正义与勇敢,她的无私与无畏,她的勤劳与朴实,她的真诚与善良,她的高尚情操与高风亮节,永远感染着每一个人,教给他们如何书写人生之文章;永远召唤着每一名共产党员,教给他们如何忠于党的事业。她是一座丰碑,将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新华网河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