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艺瞿秋白
瞿秋白从小就喜爱“颜体”书法。有一次,瞿秋白见自己的亲戚、著名书法家庄蕴宽的魏碑写得很好,就开始专心向他学习临摹北魏龙门二十品。瞿秋白在临摹时刻苦认真,他后来的书法一直保留着魏体风格。另外,瞿秋白的篆刻也非常好,在被囚禁期间,负责关押瞿秋白的国民党36师的军官们,纷纷向他索要篆刻印章。
瞿秋白的父亲叫瞿稚彬,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画家。瞿秋白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亲自教他画山水画,所以,瞿秋白在绘画上有很高的造诣。1916年,当时瞿秋白17岁,曾抒写出一幅《江声云树图》。整个画面是滚滚的江流,江水间有巨石当流,波涛冲激而过,浪花怒溅,十分生动。
1922年12月21日,瞿秋白离开莫斯科回国,并重新翻译了《国际歌》歌词。在这之前,《国际歌》已有的三种译文都不够准确,无法与曲谱配译,所以都无法歌唱。瞿秋白就一边弹奏风琴,一边反复吟唱译词,不断地推敲、斟酌,如法文“国际”一词,译成中文只有两个字,而这个词有8拍,瞿秋白反复琢磨后把法文的“国际”音译成了“英德纳雄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