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廷——威震敌胆虎团长
13岁的他成了洪湖里一名小船老大,此事在村里传为美谈。高烧的黄新廷坚持行军,但他仍未能逃脱“肃反”。长征前,他被捆绑着远征7000里
1913年农历9月初五,在一个秋风萧瑟湖波荡漾的夜里,年轻渔民黄登庸家里迎来他们的头一个孩子。这孩子就是黄新廷——最初,他的名字叫新亭,后来,洪湖来了共产党后,才改名新廷,表达他们新的希望。
黄新廷从小随父下洪湖谋生,撑船掌舵,捕鱼捞蟹,游泳潜水,采莲摘菱,无一不精。91岁的黄新廷将军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虽然只读了不到半年书,个子不高,但他早在13岁时,就开始独闯江湖了。通常渔船出湖,都是两人同行,一人掌舵,一人挂帆或撑船,遇逆水逆风时还要拉纤,而13岁的黄新廷却一人独担此任,去汉口卖鱼。从此,他成了一名小船老大,此事在村里传为美谈。
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领导荆江两岸农民举行了年关暴动,也在洪湖边掀起了巨浪。黄新廷的父亲黄登庸成了农会负责人,小黄新廷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并成了区里的少年先锋队大队长。从那时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苏区的革命斗争中。翌年冬,他又参加了区上的骚动队,当了一名火炮手,使用一门前清的铁铸火炮。一天夜晚,黄新廷随骚动队夜袭进犯苏区的保安团。那天,他第一次开了炮,揭开了自己战斗一生的序幕。
1931年秋天,黄新廷在苏区面临封锁围剿的关头正式加入了红军,到鄂西军分会警卫营当了一名战士。不到半年后,他就进入了洪湖军校学习,是这期军校学员中最小的学员。
1932年7月,黄新廷回到军分会警卫团时,敌人对湘鄂西苏区大规模的第四次“围剿”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敌人已进犯到洪湖苏区的中心地带。而此时,苏区最高领导人夏曦仍顽固地执行“左倾”路线,搞“肃反”扩大化,许多优秀的指挥员被撤被杀。虽然黄新廷和战友们浴血奋战,战况还是每况愈下,失去了洪湖根据地的红三军开始向鄂豫交界的桐柏山转移。发着高烧的黄新廷穿着单衣,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中坚持行军。但他仍未能逃脱“肃反”。一天,他在行军中,被一名洪湖军校中的同学认了出来——因为军校校长被打成了“改组派”,他这个军校的学员自然也成了“改组派”。
当晚黄新廷就被保卫局捆住,送到军委特务队看管起来。行军中,他要背弹药、粮食,抬伤员、火炮,在冰天雪地中,在碎石路中,在荒山坡上,赤着脚前行。只有到晚上松绑时,他才能找根木棍,蘸一滴点灯用的桐油,在火上烧热,将热桐油滴到冻裂开的血口子上,然后把裂开的伤口用线缝上。用短痛来减轻第二天行军的长痛,以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