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官陈敏章:一代公务员的楷模
陈敏章逝世了,享年仅68岁,以现在人的寿数来说确实是英年早逝。但他生命的价值远不是60多个春秋能包容的。
他是一个大夫,是一个勤恳钻研医术的大夫,就他的为人来说,重视医德更甚于医术,这在他是一贯的。许多年前他的儿子陈川还在中日友好医院当大夫,有一天吃饭时,说起一个不讲理的病人与大夫争吵,医院要大夫检讨的事。陈川对此事感到不平,认为医生也是人,和病人争吵不一定错,不该检讨。敏章明确地说:"医生就是不能和病人吵,因为那是病人,病人有病痛在身的。"他在协和当大夫28年,从未对病人厉声呵责。
他绝非不讲原则,对于殴打大夫、破坏医疗的事他坚决站在医生一边。前两年他听说海淀区一个医生被病人无理殴打致伤,当天就赶到现场慰问那位大夫,并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处理。他强调的是医生的道德与职责,而他自己在这方面是以身作则的。
70年代他参加了周恩来总理医疗小组的工作,很长时间不回家,等到任务结束,他的嗓音也哑了。"希望你用自己的技术好好为人民服务。"他牢记总理教诲并以此鞭策自己。住院期间,他对我说:"算是尝到了病人的痛苦,如果我好了,再给病人看病的话,我会更对他们好。"纵观他一生的医德医风,卫生部的同志评价他:一代公务员的楷模。"做个好医生必先做个好人。"这是敏章挂在嘴边上的话。
他在工作忙碌之余,经常去医院为病人看病。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每逢周日,只要人在京又无会议,一定去协和医院看业务书,访老病人。他没有陷入行政事务。他抓农村改厕、改水,抓小儿麻痹症的预防。一见到身边的儿童,他就示范竖着刷牙的方法。尽快让全国老百姓喝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是他的一块心病。他走到哪,必看厕所。有地方官让他看事先打扫干净的厕所,他则让秘书悄悄深入田头农户观真实如厕。"进口的水不净,出口的粪便带菌,恶性循环,必须改厕改水。"生前他和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就改水问题进行过无数次的交谈。他说:"水、厕所是卫生文明的最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不达标,我卫生部长当之有愧。""健康无价",他要求有关部门把这一概念深入百姓心中。尤其是农村卫生科普,他指示要常抓不懈。
他常说:"一个人一辈子做不了多少事,能做几件大事就很了不起了。"他为改水改厕做的基础性工作如能使百姓受益,他就可以放心地走,否则……我深知,他走时,有着太多的牵挂和忧虑。几十年来,他上山下乡,很少顾家。但他对家是有感情的,但在事业与家庭之间难以两全。他本想退休后弥补一下,可惜天不假以余年!
敏章去了,他做的事,他为人的影响永在。
敏章同志,德范永存!
李家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