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彰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41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2月05日

段德彰-事迹

发布时间:2010-02-05 08:44:5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大力发展老区经济

    1950年,离家20年的段德彰带着革命胜利的喜悦,第一次回到了故乡于都县车溪乡。此后,在1984年,段德彰再次回到于都,看到解放了30多年家乡人民生活至今仍没有富裕起来,还有6个山村近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电还没有解决,段德彰寝食不安。他想,自己给乡亲们寄钱寄物,只能弥补少数人一时的衣食之缺,却消除不了贫困之根,要彻底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只有帮助他们大力发展老区经济。

    于是,他当即给江西省委领导写信,请省委、省政府对老区的用电及经济发展给予帮助。不久,省有关部门拨出10万元专款,在这6个偏僻的山村架设了电线,解决了生产生活用电,给当地群众送去一片光明。1987年,段德彰考虑于都是产柑橘大县,办个专治柑橘病虫害的农药厂,对发展当地经济会有所帮助。于是,他主动牵线搭桥,为于都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在车溪乡办起了一个农药厂。

    1993年,于都老家去信,说县里准备在长征第一渡的于都河长征渡口旧址修筑“长征大桥”,打通湘南、赣南、闽南要道,发展老区经济。这是造福于民的事,段德彰当即寄去了1000元。

    支持设立教育奖励基金

    1993年,侨居海外的段氏宗亲给段德彰写信,想集资设立一个“段氏教育奖励基金”,奖励和资助学习优异和家庭困难失学的段氏家族子弟。段德彰认为,设立教育奖励基金是好事,但仅仅面向段氏太狭窄,如果搞成面向全县的教育奖励基金,那对发展老区教育事业,培养老区建设人才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他立即给发出倡议的段氏宗亲寄去1000元,并写信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侨居海外的段氏宗亲采纳了段德彰的意见,很快筹集了10万港币,捐献给于都县人民政府,设立了“于都段氏教育奖励基金”,奖励全县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学卓有成就的教师。段德彰被推荐为基金会名誉会长。该基金会促进了全县教学质量的提高。1995年全县高考录取人数突破400多人,“八五”期间全县向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人才4000多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