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后,赵光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随干部大队一起来到黑龙江。同年11月16日被分配到通北县,任政务秘书。他工作卓有成效,深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但是,一小撮反动分子视赵光为眼中钉,千方百计密谋,寻机杀害他。
1945年12月19日清晨,赵光去北安(当时黑龙江省委所在地)向省委汇报通北县民主政府建立后开展群众工作、发展革命队伍、进行对敌斗争的情况。在邢殿墀的护送下,冒着严冬凛冽的寒风,坐爬犁来到通北车站时,在候车室门口突与辛永久(混入革命队伍的国民党东北挺进军第三旅第三团团长)、宋振武、贾连山、徐洪荣等10多名武装叛匪遭遇。赵光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时年23岁。 1949年6月20日,通北县委和通北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和全县人民向赵光同志学习;将赵光牺牲地方——通北车站,改为赵光车站;将赵光烈士的遗体葬在车站内的月台旁,并为他修墓立碑,使乘坐火车的过往行人,都能观瞻墓碑,缅怀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