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385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2月04日

戏剧之外的洪深

发布时间:2010-02-04 09:05:3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洪深这个名字,早已经与中国现代戏剧事业紧紧地结合了起来,无论生前出版的《洪深选集》,还是身后的《洪深文集》,所收均为剧本,没有别的文体,眼前这本新出的《洪深文抄》,则收录了作者1949年以前的散文、随笔、论文等近60篇,这些文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戏剧之外的洪深。

    洪深的出身颇为复杂,父辈的一些作为,令他的心灵始终蒙受着或浓或淡的阴影,但是先生的思想是觉醒的,胸怀是坦荡的,只看开卷第一篇《印象的自传》里的话:“第一件便是我头一个妻子看不起我,和我离婚……那官场的种种丑恶,本来我自己做少爷沾染得很深的,从此以后我深恶痛绝。”对“新年的梦想”是:“吃苦的能力会比今年更坚强。”这些直截的,质朴的,掷地有声的语言,感人程度并不比一部剧作差。

    清华毕业后,洪深留学美国,受西方文化的濡染很深,他能写出《希腊文中所见到的定命论是怎样的》、《“民主”》等文章,本不足奇,让我惊讶的是,洪先生居然能写乾嘉学派式的考据文章,“文抄”中的四篇考证札记,显示了他的博学明辨,以及深厚的国学功底。

    王韬是近代闻人,生活的时代并不久远,可身世经历,在生前就已传得扑朔迷离,有说他是清的忠臣,有的则说他曾向太平军献策,那么“王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洪深阅读了大量的或自藏或借来的王氏本人的著作,以及同时代人的记载,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王韬上书忠王的事,我们相信是有的。他对洋人,本来没有好感;他深不愿借洋人的武力以平内乱,也不愿洋人以枪弹接济太平军;后来清庭与洋人勾结,洋人真的帮助清兵了,他便献策太平军,攻取上海,要令洋人‘不得以军装火药资中国’。前后行为,虽似矛盾,而排洋的心理始终是一贯的。”后面又说到王的性格:“王韬为人恃才傲物,急于自见;‘痛哭唐衢’,‘妄冀功名动鬼神’,他先去干谒清军当局,不能得志;于是转变方向,投身忠王那边;上策陈言仍不外是那一旧套,而卒以此被祸。”上个世纪末问世的“中国近代学术名著”,收入王韬的《韬园文新编》,卷首的导言,侧重在王氏的思想和著述,身世就一笔带过了,读者如有“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念头,洪先生的这篇《申报总编纂“长毛状元”王韬考证》,正可帮忙。

    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先生病逝。19日凌晨,洪深即撰就近15000字的长文《民族主义者章太炎》,梳理出简要的年谱,辩证了章和孙中山的关系,将章的一生事业,划为四个阶段,论述了他从致力革命到努力文化的过程,总结了太炎先生在学术上的两大贡献:解释古字,解释古书,并且进一步看到:“他的尊经复古,有和旁人大异之点,就是他始终以民族生存为努力的对象。晚年讲《春秋》,犹以爱国与国防为言。”的确是知者之言。以戏剧家而通经学,除了要归功幼年所受的扎实的传统教育,再就是兴趣之所在了。数十年来,研究章氏的学术成果,不胜枚举,但作为先驱者,洪深之功不可没。

    毕竟洪深是戏剧家,戏剧已融入了他的生命,即使写别的体裁,也不能不受影响。《最新唯物辩证法》是一篇戏剧形式的杂文,用小三子和大六子这两个人物的对话,讽刺了一些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而又能够自圆其说的行径。一篇文艺随笔,题目却叫作《卤》,由一碟卤鸡,联想到小品文的创作,“作者的人格,他的哲学,他的见解,他的对于一切事物的‘情绪的态度’,不就很像卤汁么!如果这个好,随便什么在这里渗浸过的材料,出来没有不是美品珍品。”这种以形象思维来揭示创作规律的手法,当是戏剧家特有的风格。

    洪深的主业是戏剧,他对中国戏剧事业的贡献,早已载于史册,但看一看戏剧之外的洪深,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作品、人品。

    (《洪深文抄》洪钤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07-03-31 来源: 青岛日报 计 纬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