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早观简介
朱早观,好丹波,凤凰沱江镇人。1903年生,七岁时入私塾,十岁入文昌阁模范国民高等小学。他从小傲达不羁,聪明好学,凡事不甘落后,爱打抱不平。16岁考入贵州讲武学堂,入学不久,教师出题“军中无共和”,令学生作文。他一开头就写道:“国既一共和,军中言无,岂不怪哉!学堂当局认为他思想不纯,他则不满学堂当局思想禁固,毅然离去,浪迹昆明、越南等地。
民国九年(1920),朱早观投向孙中山,在驱逐桂系军阀时,参加越军敢死队,立了功,升粤军第二师参谋。次年回家乡,在湘西巡防军统领陈渠珍部任少校参谋。
民国11年(1922),朱早观再赴广东,经林伯渠介绍,加入了改组后的国民党,积极参与北阀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干部团长,中央直辖独立第三师旅长,师参谋长等职。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朱早观又返回凤凰,在陈渠珍部下任湘西十三县筹备会副主任,三十四师长沙办事处副处长。
“西安事变”后,朱早观喜出望外,立即致信给大革命时期相识的朱德、彭德怀、林伯渠取得联系,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1937年8月,到达延安八路军总部,见到朱德和林伯渠,参加了八路军,被任命为总部高级参议兼总部随营干部学校军事教员。次年,经干部学校政委陈明、校长韦国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10月,朱早观随王震三五九旅南下,千里远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在粉碎国民党围剿企堵截的战斗中非常勇敢。时任参谋长兼军政委员。1945—1948年,先后担任湘鄂赣边区军区参谋长兼边区党委统战部长,军政干部学校校长、中原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长。中共中原局统战部副部长及西北军区副参谋长等职。
1949年6月,朱早观以少数民族代表身份参加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当选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同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第五局局长,1950年元月,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1954年被选为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会员。同年11月任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1955年8月,因疾逝世,终年52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烈士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