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孙茂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38055161
本馆由[ 风轻云淡 ]创建于2021年03月08日

这位村支书去世9个月,村民为何对他念念不忘?

发布时间:2021-03-08 21:38:07      发布人: 风轻云淡

春风吹到微山湖,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一派生机勃勃:岸边的玉兰花在风中开放,成群的鸭子在水里闲游,隆隆的“挂桨机”在河道里来回穿梭,水街的炊烟裹挟着饭香冒出船屋……“你看这多好的光景,可惜茂东看不到了。”3月3日,渭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化明有边介绍村里情况边叹起了气。

他的老搭档孙茂东生前是渭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任职30多年里,带领村民搞养殖、跑运输、兴旅游,让全乡最穷的湖上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他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去年5月31日,年仅58岁的孙茂东因病去世,离开了他深深牵挂的1507名父老乡亲。春节后,村里买下一条200多平方米的大船,村民们义务出工为孙茂东建纪念馆。化明有说,“这是民意,老少爷们个个心里都装着他的好哩!”

“跟着茂东奔小康,收入是从前300倍”

“要不是孙书记,俺家哪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3月3日临近中午,记者顺着炊烟来到村民张贵永的水上饭店,提起孙茂东,他撂下手里的活感慨起来。渭河村位于微山湖腹地,村民最早以一把小揇一把小叉生产劳动,一年挪12次船窝子,日子过得很苦。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他们全家靠着传统捕捞,一年的收入还不到2000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孙茂东上任后与村干部出面做担保,把养殖户手中的闲钱借给运输户,并成立微山兴渭航运公司,发展水上运输。后来,他又动员村两委干部带头养殖大闸蟹,在蟹池里套养鳜鱼、南美白对虾,联合3个村成立养蟹专业合作社,从种苗购进、日常管理到上市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2006年,孙茂东发动村民把船连在一起发展餐饮旅游,打响“微山湖渔家水街”的旅游品牌,现在已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旅游特色村。靠着运输、养殖和旅游这三步棋,渭河村从原来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居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百万元。

“谁家最困难,孙书记就有意先帮助谁家。”张贵永回忆说,那时候,他家是村里的困难户之一,孙茂东每走一步都会鼓励他家参与,每一次出去考察都带着他。在孙茂东的鼓励和帮助下,张贵永先后搞起了大闸蟹、南美白对虾养殖,后来还开起了船上饭店。如今全家一年能有近60万元的收入。孙茂东去年病重期间,还专门坐着轮椅到他船上来,问游客多不多,生意好不好?有啥困难就给村里说。说着说着,张贵永哽咽起来:“这日子越好,我就越想俺孙书记。”

“孙书记的好,俺一辈子都忘不了”

村里谁家有什么困难,孙茂东总能第一个赶到,“有困难找茂东”成为村民的口头禅。村民姬保霞8年前在沛县查出直肠癌,全家不知所措:“当时我才31岁,儿子才5岁,我还能活多久?我该怎么办?”姬保霞说,关键时刻,孙茂东给他们拿了主意:不要停留,赶紧上大医院再检查治疗。辗转各地求医,大小6次手术花了20多万,她的病还是时好时坏。面对病痛的折磨和医院的病危通知书,姬保霞决定放弃。

这个节骨眼上,孙茂东又出现在他们面前:“你们可不能灰心,钱不够我来想办法,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治疗!”他开导姬保霞,癌症并不可怕,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紧接着,他一边为她申请大病救助,一边通过发动全村群众捐款、协调县有关部门帮助等方式,为她家筹款5万多元。他还帮助姬保霞了北京一家医院,治愈后直到现在也没再复发。“孙书记的好,俺一辈子都忘不了!是他救了我,救了我的家庭。”姬保霞说,孙书记就像村民们的大家长,大家有啥事都找他拿主意。

渔村过年有个习俗,大年初一第一顿饭必须有鱼、有肉、有水饺。在孙茂东的儿媳于冰清印象中,公公每年都会匆匆吃完水饺,然后把没动的猪头、鱼、水饺打包分成两份带出门。“我开始很纳闷,后来才听婆婆说,他是去看望村里的两位五保户老人。”于冰清说,她嫁到村里10年,公公的这个惯例一年也没落下。“茂东对贫困户最亲,年年惦着俺孤老头子,家里米面粮油啥也不缺,哪有他提来的猪头肉香呐!”其中一位老人王广宝说,一提起茂东心里就热乎乎的。

对外人亲似家人,对家人却远似外人。村里的小学原来设在船上,不方便更不安全,可湖区陆地有限,要想搬上岸着实困难。孙茂东选来选去,最后选在了侄子的鱼塘边上。侄子气不过就来找他:“公厕放俺塘边,盖食堂还在俺塘边,现在学校又放在俺这里,都知道你当书记,俺这个侄子沾不着光就罢了,还尽跟着吃亏!”孙茂东气愤地说:“我一人姓了公全家别想谋私,学校是全村的希望,谁都耽误不得!”

“不计前嫌伸援手,他的胸怀令我佩服”

“茂东善于从大局考虑问题,能不计前嫌热情伸出援手,他的胸怀令我佩服。”采访期间,化明有回忆起这么一件事。一直以来,微山湖鲁苏两省交界地区的居民因湖地问题经常发生纠纷。孙茂东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经常对他说:“现在群众都吃不愁、穿不愁,还这样老死不相往来,确实不应该!”

转机出现在2003年9月。当时微山湖区遭遇多年不遇的大雨,沛县五段镇的群众在湖田收割的稻子一垛垛堆在地里,又一场大雨马上就要到来。因为他们没有船,如果不及时将稻子运出去,即将到手的粮食将付之东流。孙茂东路过看到这一场景,回到村立即召集村两委开会:“五段的兄弟爷们正在为稻子运不出去发愁,这时候只有我们能帮他们了。关键时刻搭把手,以后见面好回头。大家赶紧分头下去招呼人,全村村民都去帮助运稻子!”很快,他带领200多名劳动力、100多条船瞬间赶到,连夜冒雨把五段镇群众的稻子全部安全运到岸边。事后,沛县五段镇政府组织村民专程到渭河村来表示感谢并要给报酬,孙茂东分文未取。此事之后,两地百姓百年恩怨化和谐,现在像亲兄弟一样亲。

他对外友好大度,对内却是斤斤计较,从不乱花村里的一分钱。村里的大小工程项目,只要党员干部出工出力能干的,从不请工程队,并且党员干部干活,从来不发工钱,不发补贴。化明有跟他开玩笑说:“孙书记,你这是最大限度榨取我们的剩余价值啊!”他却说:“老伙计,咱谁也不缺这两个钱,党员干部为老百姓服务是应该的,要是发了钱,老百姓不戳咱的脊梁骨嘛!”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