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东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37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2月03日

史东山-作品介绍

发布时间:2010-02-03 15:23:2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04年是电影大师史东山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他对中国电影的贡献,电影频道12月推出“史东山作品展播”。史东山23岁出任导演,是与蔡楚生、郑君里齐名的中国早期导演艺术家,在其53年的人生里,共参与了23部电影作品的拍摄,最著名的影片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和《新儿女英雄传》。

    史东山1947年导演的史诗片《八千里路云和月》由影帝陶金和影后白杨主演,真实记录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长卷,揭示了随军抗敌演出队队员转战南北走千里,待到抗战胜利时却无处容身的残酷事实。该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气势磅礴,为“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基石”,体现了中国电影制作在上世纪40年代末很强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八千里路云和月》带有很强的纪实性,对社会黑暗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史东山本人曾说过“短短几个月的胜利以来的现象,却使得我们感到无比的伤痛”。正是这种悲愤之情,促使艺术家们创作出了这部揭露时弊的影片。本片于1947年2月公映,是战后完成的第一批电影作品之一。它公映后,立即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田汉说它“替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一个基石,挣到了一个水准。”臧克家说:“可以从银幕上的‘二队’里,找到每一个抗战初期救亡青年的影像”。无疑,《八千里路云和月》使战后现实主义电影从一开始就立于较高水准之上。

    主要作品:

    《杨花恨》(1925)

    《儿孙福》(1926)《同居之爱》(1926)

    《王氏四侠》(1927)《美人计》(1927)

    《奇女子》(1928)《荒唐将军》(1929)

    《恒娘》(1931)《银汉双星》(1931)

    《共赴国难》(1932,与孙瑜、蔡楚生、王次龙合作)《奋斗》(1932)

    《女人》(1934) 《人之初》(1935)

    《长恨歌》(1936)《狂欢之夜》(1936)

    《青年进行曲》(1937) 《保卫我们的土地》(1938)

    《好丈夫》(1939)《胜利进行曲》(1941)

    《还我故乡》(1945)《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

    《新闺怨》(1948)《新儿女英雄传》(1951)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