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经天——杰出的学生领袖
雷经天,原名荣璞,号经天,又号擎天,1904年5月24日出生于广西南宁市郊津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雷经天的父亲雷昆池,思想进步,具有正义感。他早年当过会计和经理,对清朝的腐败统治极为不满。1907年,他到广州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并受同盟会委派担任广西南宁支部长。在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雷昆池支持创办新学堂,动员年已42岁的妻子去读书;集资开办崇实种植公司,发展经济林木;在南宁他第一个带头剪掉了辫子。
在父亲雷昆池的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下,雷经天于1910年同哥哥到南宁新创办的模范小学读书,直到1919年暑期中学毕业。在校期间,他勤奋学习,课余时间喜爱看《水附、《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从中受到除暴安良、富于反抗精神的感染。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中学刚毕业、年仅15岁的雷经天由于活跃,思想进步,被选为南宁市学联主席。6月的一天,他组织南宁市的中小学生3000多人举行了声援北京学生正义斗争的大会,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之中。同年9月,他与母亲文英赴广州跟随父亲。此时,父亲已失业,家庭经济困难,雷经天从此失学长达4年,他只得到省立图书馆去翻阅书报,寻求新知识。
1923年秋,雷经天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求知渴望,考入厦门大学理科。不久,他被选为该大学学生自治会成员,并结识了同学中的共产党员施乃铸。次年,由于学校当局不时殴打进步学生,从而激起学生的义愤,于是,学生大闹学潮,公开提出:“反对学校反动统治,要求实行民主治校!”反动校长慌了手脚,便勾结军警镇压学生,雷经天和几个同学被打伤。后来学校当局又以他带头闲学潮,侮辱师长,破坏校规等罪名,将他及部分同学开除出校。离开厦门大学后,雷经天回到广州,帮助部分被开除的同学转学中山大学,然后自己转学上海大夏大学。以后,雷经天受到了在共青团中央工作、主编《中国青年》的恽代英的影响,在恽代英的领导下,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25年初,雷经天加入了共青团。同年5月,他经受了五卅运动的锻炼和考验。不久,他由恽代英、贺昌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受党组织的委派担任大夏大学的党、团支部书记。他身负重任,积极参加印刷、散发革命传单等秘密工作。
五卅运动后,大夏大学的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斗争更加剧烈。国家主义派头子曾琦等人,与国民党右派互相勾结,沆瀣一气,进行反共宣传,破坏学生运动,雷经天发动和组织学生,和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学校反动当局视雷经天为眼中钉,借此说雷经天侮辱师长、低毁学校,给以记过处分。学生强烈要求撤销对雷经天的处分。学校当局不但不接受,而且将雷经天开除学籍,赶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