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昌:历史的风口浪尖上
一条长桌上,罩着绿色的绒布,两面各放一木椅。这条长桌,在密苏里号巡洋舰上。这艘巡洋舰,停泊在东京湾。
那一刻,举世瞩目。黄皮肤、蓝眼睛,七大洲、四大洋,所有的心脏都在紧张地跳动着,人们屏住了呼吸,拭目以待。这一天,是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回溯往事,六十二载弹指一挥。
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从此,饱受欺凌和侮辱的人们重见天日,他们弹冠相庆,载歌载舞。而昔日狂妄嚣张、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从此一蹶不振、臭名远扬。
徐永昌,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亲自见证了这次一洗中国近百年屈辱史的神圣一幕。
“当徐永昌上将在九点十分签字的时候,我的两眼充满了泪水,种种情绪,涌上心头!我为中国的将来,为自己,以及为纪念那些为我们而牺牲的人们祈祷,我为那些无名英雄的家庭祈祷……”参加受降的中国记者黎石秀如此说道。
那一刻,丧心病狂的侵略者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滔天的罪刑磬竹难书。战争,带给了被侵略者无限的创伤,无论是肉体的亦或心灵的。这块致命的伤疤,虽历经岁月的磨洗,却难以抚平。
徐永昌,肩负着亿万中国人的期盼和嘱托,郑重庄严地走向了受降签字台。他的脚步,踏响了无数渴望和平、热爱生命的人们的心声;他的心潮澎湃,如同拍岸的惊涛,它代表着同仇敌忾、消灭战争的正义之声。
“今天是要反省的一天!今天每一个有代表的国家,也可以同样回想过去。假如他的良心告诉他有过错误,他就应当勇敢地承认过去的错误而忏悔!”徐永昌上将回答记者提问时激动地说。
是啊!无论是国家或者个人,对于那场致命性的战争都应该反省。作为法西斯的日本、德国、意大利应该反省,作为同盟国的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也应该反省。为什么在可以阻止侵略行为的时候,一些国家视而不见、任意纵容呢?以致于侵略者得寸进尺、兽性膨胀呢?
海明威在《战地钟声》中说,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我们每一个人而鸣。当日本帝国主义面目狰狞地烧杀抢掠时,他不但带给了中国无法弥补的沉重伤害,同时,它也为自己敲响了丧钟。当一些国家明哲保身、隔岸观火时,它也为自己敲响了丧钟。
曾几何时,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三光政策”,无耻的国民党政府坚持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是多么荒唐悲哀的事情?
徐永昌,国民党内部的高级将领,竟有如此的觉悟,让人击节赞叹。归根到底,是他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深切关注,是他对亿万同胞前途命运的赤子情怀。
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徐永昌将军毅然决然地参加到抗日战争的队列中来,他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侵略者生死对决、势不两立。
他盼望着国共两党不再“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而是能够携手并进,共同抗敌御侮,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不能容忍蒋介石集团的卖国投降政策,在关键的时刻,他永远清醒着,立场坚定。
徐永昌,一个被永久载入史册的名字,一个让国人深深感动的儿子,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形象却深印在我们的心里,经久不散。
承载着历史赋予的使命,他豪情万丈地走来。
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一个形象,与日月同光辉,与天地共长久。
他,就是徐永昌。
百年大公看山西记者团记者:王卫科 编辑: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