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哲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30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30日

丘哲与辛亥革命(樊振)

发布时间:2011-12-10 09:28:1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中国最早的民主党派——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于辛亥革命之后,早期领导人,许多是辛亥革命的参加者,其中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动家丘哲。  
  10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覆亡,成为中华民族迈向独立、富强的历史起点,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矗起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伟大里程碑。中国最早的民主党派——中国农工民主党[1]成立于辛亥革命之后,但他的早期领导人,许多是辛亥革命的参加者,有的是孙中山先生的战友或学生。其中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2],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动家丘哲,当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与了辛亥革命。 
  丘哲(1885-1959),原名竞荣,字映芙,曾用名引夫、独放、闽生等。1885年9月生于福建漳州,原籍广东梅县松口区。早在青年时期,即憎恶清政府腐败,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1906年加入同盟会,多次参加反清起义。[3]著有《青年与革命》(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二十九年二月)一书。其父丘竹屏公,一介文人,在漳州作幕客,著有《竹屏诗存》一卷。他亲自为丘哲讲授四书五经,丘哲资质聪颖,12岁时,已能读《左传》、《史记》、《汉书》等。丘竹屏常听到返乡华侨谈海外孙中山先生进行的反清事业,阅读海外带回的宣传品。他见清王朝腐败无能,遂携12岁的丘哲返回松口故乡。在父亲影响鼓励之下,丘哲思想进步很快,后来认识同盟会领导人谢逸桥、温靖侯、谢良牧等人,[4]经他们的启发帮助,参加了同盟会。当时松口同盟会蓬勃发展,各地来松口的同盟会会员很多,丘哲是松口同盟会活动分子。那时同盟会在各地进行起义,如黄岗之役、新军之役、广州黄花岗起义等,丘哲都参加,斗争意志非常坚决,这是在革命阵营中受到锻炼的结果。
 早在辛亥革命时期,梅县就有一批海内外志士仁人,积极参加中国同盟会,出钱出力,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1902年,丘哲考入梅州务本中学堂,一年后转入松口初级师范讲习所,[5]毕业后任松口公学教员。他在读书和教书期间,都积极参与同盟会活动。松口初级师范讲习所是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潮、梅、惠地区总的组织活动地方之一。丘哲看到清王朝昏聩无能,致使祖国大好河山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又从小受到父亲思想的影响,很容易就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立下救国救民的志向。1906年,丘哲参加了同盟会,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力图推翻清王朝的统治。1906年底,同盟会派丘哲参加了饶平凤凰山的武装起义,起义失败。
 
20年代末,丘哲摄于巴黎
  松口是十九世纪初在梅县建立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最早的地区。以雪“东亚病夫”之耻为号召,该地区曾成立革命外围组织“体育会”,丘哲是创办人之一。“体育会”在辛亥革命前后立下功勋,孙中山亲赴松口指导革命工作,现在该地还竖有孙中山视察过的遗址纪念碑。[6]1907年,由孙中山在越南河内策划,同盟会在饶平黄岗起义,丘哲赶赴黄岗参加起义。由于起事仓促,准备不周,起义又失败了。饶平两次起义失败,潮、梅的同盟会会员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训练有素的革命军队是武装起义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谢逸桥、丘哲、温仲远等在松口创办松口体育讲习所、松口体育会,借培训新学需体育教师为名,对同盟会会员进行军事训练,丘哲参与管理体育会的日常工作。123名革命青年来到体育会学习,[7]训练了6个月。体育会成了宣传同盟会政治主张、发展同盟会会员、训练革命骨干人才的场所。这些从体育讲习所培养出来的学员,后来大都成为孙中山在广东组织多次武装起义的骨干。[8]
  为联络革命同志,掩护革命活动,1908年,丘哲等在松口金谷街开设“公裕源米店”,[9]“会员遍布粤之潮梅,闽之漳汀”。他们以办新学为掩护,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对推动岭东地区的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10]从日本、香港回国及内地来松口的同盟会员都在这里接头联系。丘哲以米店为掩护,传递信息,运送武器,秘密进行革命联络工作,以图再举。1909年,丘哲奉命赴香港筹设革命的秘密机关,联络同志,收集情报,传递信息,运送武器。他往返于广州、香港之间,谋划武装起义事宜。1910年2月,丘哲参加了黄兴策划的广东新军起义,[11]失败后,返回松口。
 1911年初,丘哲参加了广州黄花岗起义。在梅县的革命党人组织了30多人的敢死队参加战斗,丘哲和战友们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同清兵展开激烈巷战,七十二烈士壮烈牺牲,其中有三位是体育会会员。据丘哲女儿丘雪梅回忆:他讲到牺牲的烈士“总禁不住潸然泪下,怀念已故的战友。他还拿出当时写的一首诗‘同俦未了心头愿,犹赖青春一少年’并给我解释。” [12]此后,丘哲往返于香港、南洋之间,筹备经费支持革命。他曾到泰国动员“三点会”(类似洪门组织)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使“三点会”成为孙中山革命的外围组织,筹款支援革命,并派人回国参加武装斗争;并在印尼等地进行同盟会的组织和宣传等活动。1911年9月,丘哲回国参加光复潮州之役,取得成功。[13] 是年,在黄冈之役、河口之役、新军之役、潮汕之役,以及1913年第二次革命中,松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殉难者众多,公裕源商号日益突显其革命发祥地作用。丘哲等革命党人为弘扬光荣传统,纪念辛亥革命丰功伟绩,加强社会教育,提升民众觉悟,促进社会阅读,1912年,遂将松口书报社正名为“松口通俗图书馆”,为大众提供免费服务。松口通俗图书馆从此为我国近代乡镇图书馆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她远比云南省腾冲县的绮罗图书馆(1911年)及和顺图书馆(1928年)的历史还悠久,堪称“中国乡镇图书馆之最”。[14]孙中山先生1918年来松口视察时,曾在松口图书馆休息。当得知这是辛亥革命前同盟会开设的米店,是用来掩护革命党人的秘密交通联络站,革命成功后才改作图书馆时,孙中山先生非常兴奋,连声说:“好!很好!这地方要好好保护,要给民众多阅读书报。”[15]
  民国建立后,丘哲因革命有功,1912年被派往日本公费留学,在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时联络革命志士,创办《民铎》杂志,自任主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6]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樊振: 丘哲与辛亥革命,《前进论坛》2011年第12期。
 
丘哲《青年与革命》1940年
  丘哲著《抗战特刊第三种:青年与革命》,中山文化教育馆编印。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二月编印,全一册,187页
  一 中国青年与中华民族◇第1页
  1.青年时代的自然责任◇第1页
  2.中华民族的青年◇第6页
  3.蒋委员长与现代中国青年◇第10页
 二 中国青年与中华民国◇第13页
  1.中华民国◇第13页
  2.保卫国家◇第19页
  3.青年与服务国家◇第22页
  三 中国青年运动◇第25页
  四 中华文化与革命◇第33页
  五 中国青年对于中国文化之认识◇第41页
  1.社会的人道主义◇第42页
  2.行为的理智主义◇第46页
  3.宇宙的辩证说◇第52页
  4.信善诚一的宗教信仰观◇第57页
  六 中国青年之任务◇第64页
  1.知的工作◇第64页
  2.仁的工作◇第68页
  3.勇的工作◇第71页
  七 中国青年之奋斗◇第74页
  1.和平为中华文化的真髓◇第74页
  2.中华文化对战争的态度◇第81页
  3.中国国防问题◇第86页
  4.当前的实际问题◇第99页
  八 中国青年之自信◇第109页
  1.自信的解释◇第109页
  2.中国人的自信◇第112页
  3.中国青年的自信◇第121页
九 新生活、新文化、革命◇第146页
  十 现代青年之幸运◇第173页
  注释:
  1 桑国卫作客新华网时的谈话实录,《桑国卫谈多党合作和农工党未来发展》。2007.12.17。
  2 “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要求,周恩来请盟员丘哲建立南方民盟组织”,见:《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简介》。广州:民盟广东省委,2007.6。
  3 周谷城:《学习丘哲同志的爱国精神》,《纪念丘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7,第27页。
  4 丘一中:《革命耆宿 后人典范》,《纪念丘哲》。第79-80页。
  5 谢逸桥和温靖侯受孙中山派遣,回粤东宣传同盟会革命思想,扩展革命势力,联络新学运动先贤饶芙裳,在松口创办。
  6 丘克辉:《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的忠诚革命战士》,《纪念丘哲》。第70页。
  7 黄山松、黄新宇、饶延志:《松口中学走过百年历程薪火相传育桃李》,《梅州日报》。2006.12.22
  8 广州黄花岗起义,体育学堂参加者有30多人;七十二烈土中的饶辅庭、林修明、周增为体育学堂师生;武昌起义后在各地组织光复斗争,韩江支队司令姚雨平、参谋长张醁村,光复潮州的领导人郭典三,光复梅州的领导人温翀远、廖叔唐、熊越山等,都是梅县松口体育学堂培育出的军事人才。
  9 彭庆遐、刘维叔编著:《中国民主党派历史人物》。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1,第499页。
  10 李存章:《梅州籍华侨与辛亥革命》,《广州文史》第四十九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第27页。
  11 庚戌新军起义,是1910年2月发生在广州的清朝“新军”部队起义事件。起义最终遭到镇压,但部分与此有关人员后来参与了黄花岗起义。
  12 丘雪梅:《忆父亲》,《纪念丘哲》,第84页;梁淑钊:《丘哲传略》,揭前书,第88页。
  13 刘南燕:《春风秋雨总坚贞——丘哲传略》,《中国农工民主党一干会议人物转》。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第193-194页。
  14 黄俊贵:《中国最早的乡镇图书馆——广东梅县松口图书馆》,《图书馆论坛》第26卷第2 期。广州:广东省中山图书馆,2006年4月,第232、196页。
  15 丘一中:《孙中山先生到松口二三事》,《广州文史资料》第20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9。
  16 丘雪梅:《忆父亲》,《纪念丘哲》,第84页;梁淑钊:《丘哲传略》,揭前书,第89页;秦国生、胡治安主编:《中国民主党派历史 政纲 人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1,第656页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