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报人储安平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20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26日

储安平与《观察》

发布时间:2010-01-26 09:09:2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46年9月,储安平在上海创刊《观察》,该周刊继承了《客观》的自由主义作风,以知识份子的良知和责任感,要求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立场,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地进行自由评说,希冀靠言论的力量影响政府的决策,并以此唤起社会的良知。《观察》云集了一大批最著名的自由主义作者,认为有权利用言论的力量批评政府及各方面力量,以坦率、公允和智慧的笔调吸引了大量的知识份子读者,销量从400份迅速飙升到10万份,左右著舆论界自由主义运动的风向。《观察》文章多以精英知识份子放言论事,以犀利的笔锋,对政治、军事、经济的焦点问题作了尽可能客观的报导和评论,时局艰危亦不避让,自许"实亦因为今日国家这仅有的一点正气,却寄托在我们肩上,虽然刀枪环绕,亦不能不冒为之"。储安平在《观察》上所作政论时评,主要是对国民党腐败政治的批评,给学生运动以同情与支持,维护言论自由权利和价值,及讨论美国对华的有关政策等。《观察》每出满24期,储安平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报告书。多次对国民党政府的强烈批评引起国民党的不满,1948年12月《观察》被国民党查封。

  1949年11月复刊,改为半月刊,储安平仍为主编,然而,复刊後的《观察》,其自由主义的风格荡然无存,乃至一些封面形式也面目全非。同时,他为复刊後的《观察》写了三篇署名文章,已毫无昔日的锋芒。全盘否定了以往《观察》的意义和价值。刊物的基调由过去的以"暴露性、批判性"为主变成了以"积极性、鼓舞性"为主,侧重介绍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生产能手等社会的新人物、新气象,这和储安平原来的办报宗旨大相径庭。1950年5月第14期後,改名为《新观察》,主编为黎澍。储安平调任新闻出版总署新华书店总店的副总经理,从此离开了自己倾尽心血创办的刊物。

  在国民党的高压下,他可以说是冒著很大的危险抗议对《观察》的查封,然而在复刊上,他又基本上否定了自己的过去,这其中有多少是出於政治压力?有多少是出自真诚?一时不好妄下结论,但在储安平转变的过程中的确有很多令人深思的东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