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萐父-主要编著
《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中国辩证法史稿》第一卷,《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大乘起信论·释译》、《玄圃论学集》、《众妙之门》等;又出版了《船山哲学引论》、《明清启蒙学术流变》、《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吹沙集》、《吹沙二集》、《吹沙纪程》等专著。对中国古代辩证法史、先秦儒道思想、明清哲学、近现代文化思潮等有较多的研究。坚持论史结合、中西比较、古今贯通的治学原则,强调德业双修、学思并重、做人与为学的统一。曾提出哲学史研究方法,一方面应纯化为哲学认识史,以便揭示哲学矛盾运动的特殊规律;另一方面还应泛化为哲学文化史,以便更充分地反映人的智慧创造的全过程。从哲学史泛化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明清学术流变,主张"从万历到五四"可以视为一个连续的文化历程;注意从中西哲学文化发展轨迹的对比中揭示其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超越中西殊途、体用割裂的思维模式;注意文化发展中一与多、共与殊、常与变的矛盾联结,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差异与时代性差异的经纬关系;强调应从十七世纪以来曲折发展的启蒙思潮中去发现中国文化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的内在历史根芽,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历史接合点。在当代文化问题的讨论中,独标新意,成一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