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陈亚温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1623519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2年02月03日

中国"欧元之父"陈亚温

发布时间:2012-02-03 09:35:0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下班一回家,陈亚温就一头钻到书房里,家务活基本都是尤丽敏一人包办。从小到大,两个儿子的功课,陈亚温从未辅导,带孩子去公园游玩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而他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很多。帮学生修改论文,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小到一个错别字、标点,他都一一指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还只能依靠手工检索资料,陈亚温鼓励学生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查阅资料。有的学生家里经济条件较差,陈亚温就告诉他们,尽管去,路费、复印资料的费用可以从他的科研经费里报销。

  两个孩子找工作,陈亚温没有插手,学生找工作他倒是出了不少力。学生李双博士即将毕业之时,他积极帮助李双联系到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并争取到了国家计划内的博士后名额。从此,李双举家迁居到了上海,逐渐地在上海有了自己的事业。

  学生说他的课绝对是一次智力盛宴

  陈亚温讲课好是公认的,但凡学校院系举办培训、辅导班,总是派他打头阵,当先锋。

  每次上课,他都是一身西装和白衬衫,如同赴一次重要的宴会,马虎不得。学生们以为他的西装和衬衫价值不菲,时间久了,有一次陈亚温自曝其“短”:西装和衬衫其实只是路边摊淘来的。学生才明白,原来老师的着装只是重其意而轻其价。

  厦大国贸系副教授郑建军曾是陈亚温的学生,他回忆,陈老师的课绝对是一次智力盛宴。陈老师并不单单解释教材上的知识点,他还时常结合自己出国访问的所见所闻,以及平时研究的心得体会,进行发散式的评论和引申。上课的时候,陈老师神采奕奕,思路敏捷。只要下课铃还没有响,他就不会停下来。

  陈亚温对学生很严格,不少学生很怕他。郑建军认为,这种“怕”更多的是敬畏,是对老师学术地位的敬畏,有“高山仰止”的味道。

  两次轰动:破格提升和主动请辞

  陈亚温在厦大任教期间曾制造了两次轰动。

  1983年,他到厦大任教,没有住的地方,厦大给他安排了一个楼梯拐角处的小隔间。房间只能放得下一张床,陈亚温拿张小凳子放床上就开始备课。这样艰苦的条件并不妨碍他在《世界经济》等全国知名的权威刊物多次发表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为厦大的世界经济研究开拓局面。由于业务能力突出,1986年,也就是他研究生毕业后到厦大工作的第三年,他就被破格评为副教授。

  1990年,陈亚温在当了6年的系副主任后,主动辞去一切行政职务,他解释自己是为了腾出时间专心搞科研。这在当时的厦大校园可谓轰动一时。当时厦大不少院系领导都是行政、教学双肩挑,为了专注学术而放弃官职的很罕见。

  陈亚温的学生,厦大国贸系教授、博导黄梅波说,陈老师不愿走行政路线,主要是因为对学术、科研的执著与热爱。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