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上将向守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31610323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02日

向守志与夫人张玲

发布时间:2017-09-02 21:44:3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

向守志与夫人张玲(图五)

向守志与夫人张玲(图五)

960年6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命令:任命陆军第15军军长向守志为西安炮兵学校校长。学校初创时期,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三材”匮乏。在向守志和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靠着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一个培养高精尖导弹武器人才的摇篮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5] 

建校初期,这所中国军队的重要学府竟然没有一名教授,人才匮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此时,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来学校观看导弹操作表演。表演十分成功,罗总长非常满意。1963年2月1日,总参谋部下发文件,将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技术学院”,向守志任院长兼学院科学研究委员会主任。第二、教员队伍建设问题,向守志拟制了一份“拔青苗计划”,想从全国名牌大学挑选一些比较优秀的青年教师和三好学生,选拔到我校进行一至两年的专业训练,然后再留校当教员。不久,罗总长从北京打来电话:“总理同意‘拔青苗计划’,并专门嘱咐高教部,要挑最好的人才给你们。”“好!有了总理给的政策做尚方宝剑,我们就什么事都好办了。”向守志喜上眉梢,吩咐分管教学的副院长魏震和训练部副部长黄迪菲:“咱们的‘拔青苗计划’马上启动。从全国10多所大学“拔青苗”拔来的17位教授讲师,以及200多名从全国名牌大学选拔的大学生到校。

导弹发射

左起:向守志和朱业奎等第15军44师领导

左起:向守志和朱业奎等第15军44师领导

1963年10月25日黄昏时分,历史记下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由武威1营率先将中国导弹族里的第一代国产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发射升空。时隔9天之后,仍然是大漠上的日暮黄昏。浅绿色的“东风一号”地地导弹屹立在导弹发射基座上。向守志从西安赶到发射基地,亲自参加了导弹2营的这次发射。在西部那片瀚漠上,地地导弹2营的官兵准确地将国产“东风一号”地地导弹送上了苍穹。回到部队下榻的驻地,向守志给2营官兵发射成功的最高奖赏是每个官兵2个煮熟的土豆。

抗日硬仗

1938年3月,神头岭伏击战。为了破坏日军向晋南、晋西进犯的交通运输线,刘伯承、邓小平决定以385旅为左翼袭击黎城,引诱潞城的敌人来援;以386旅为右翼,在神头岭设伏,迎击增援黎城的日军。那一年,向守志21岁,是386旅771团2营机枪连连长。3月16日,驻潞城的1500多名日军听到黎城方向的激烈枪声,慌忙赶往增援。9时,当他们赶到神头岭时,才知道中了八路军的计。但为时已晚,指战员们向日军开火,向守志指挥机枪连的6挺重机枪猛烈射击。这次战斗,八路军共毙伤俘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余支、骡马600余匹。[6] 

最得意的仗

向将军在太行山打得最得意的一仗是响堂铺伏击战。他当时还是机枪连连长。

为了给日军进一步的打击,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决定以3个主力团,在响堂铺地段消灭敌人的运输线。响堂铺是日军由邯郸进犯山西的咽喉之地。战前,向守志向全连指战员进行了打敌人汽车的战术安排,要求大家首先消灭汽车上掩护的敌人,其次打敌驾驶员,再就是打汽车的油箱和轮胎。

1938年3月31日上午,当由黎城开向涉县的日军汽车队约180辆汽车驶入伏击区时,八路军伏击部队突然出击。向守志用重机枪向日军车队猛扫,掩护兄弟部队指战员向日军车队冲击。敌人被打得丢盔弃甲,汽车相撞或中弹起火。这次战斗共歼日军400余名,汽车全被缴获。[7] 

最有趣的仗

凌石屯伏击战,是向将军打得最有趣的一仗,因为打得鬼子光屁股逃跑。这时,他已是八路军青年抗日游击纵队771团第二营营长。凌石屯位于冀南的新河至巨鹿的公路上。1939年9月中旬的一天下午,由巨鹿开往新河的七八十名日军,乘3辆汽车驶入伏击地段。向守志指挥本营各连,和第三营一起,将密集的机枪、步枪火力射向敌人,敌人大部被歼。残敌滚下车后企图沿公路边的道沟逃命。哪知头两天下过大雨,道沟里淤泥过膝,逃敌鞋子和衣服全粘上了泥巴,跑不动,爬不出来,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捉,少数脱光衣服赤着脚往巨鹿跑,又被第一营兜歼,最后只剩下几个光着屁股的鬼子逃到巨鹿城。

最感动的事

最令他向守志感动的事情:百团大战以后,日寇对冀南平原投入了重兵,到处修建据点、碉堡,不断扫荡。部队的行动十分艰难,有时一个晚上要换二三个地方,悄悄翻墙到老百姓家里宿营、联络。那时,农村人家都养狗,夜间只要一有动静,狗就“汪汪”乱叫,狗一叫,敌人就会出动,于是,老百姓为了掩护子弟兵抗日,家家户户都把狗杀了。

最开心的事

最令向守志将军和夫人张玲开心的事情,是日本投降。张玲说,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时,县委领导正在一起开会,早也盼,晚也盼,终于盼来了胜利的这一天!会议的主题马上变成了“日本投降了,我们应该怎么办”的内容。

而向守志是在去师部的路上,看到许多老百姓到处跑着叫喊:“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他立即拨转马头往回赶。果不出所料,上级命令他们团,立即转入大反攻。全团官兵还没来得及享受敲锣打鼓庆胜利的喜悦,就奔上了新战场,他们第一仗打赞皇,夺取了胜利;第二仗打临城,消灭了敌人两个保安团;第三仗打邢台县城,俘虏了700多敌人;紧接着参加了攻打邯郸的战斗,又告捷。[8] 

完成婚礼

向守志上将和夫人张玲就是一对抗战夫妻。向守志和张玲相识于太行区党委党校开展整风期间。艰苦的环境和频繁的战斗生活,使他们不可能花前月下,只有把爱埋在心底。1945年初,太行军区政治部批准了他们的结婚申请报告,可一拖几个月,都没有机会举行婚礼。

1945年5月25日,向守志带领全团官兵执行攻打昔阳县城的任务,路过平东县城,向守志和张玲见面时,已是晚上6点多钟。两人当即商定,举行战地婚礼,完成结婚任务。这是一场特别的婚礼:没有邀请一个人参加,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没有添置一件结婚用品,没有吃一桌婚宴,惟一进行的是面对毛主席像,立下革命到底、相伴一生的誓言。第二天吃过早饭,向守志就带着部队奔上了战场。他们一举攻下昔阳县城,俘虏敌伪军200多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