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秋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15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23日

忆张文秋老人

发布时间:2010-01-23 10:47:4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忆张文秋老人

  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革命老人张文秋,因病于7月11日21时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9岁。

  张文秋出生于京山县孙桥镇青树岭村谢家湾,早年投身革命斗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她先后失去两个丈夫,又曾两次入狱,在敌牢里度过了10年苦难岁月。她历尽艰辛养育了刘思齐、邵华和张少林3个女儿,为革命事业输送了宝贵人才。其中,刘思齐、邵华分别嫁给了毛岸英和毛岸青。她一生勤奋,耄耋之年,还撰写了36万字的革命回忆录《踏遍青山》,出版了《张文秋诗影集》。

  张文秋逝世的噩耗传到她的家乡京山后,京山社会各界纷纷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哀思。

  7月15日,京山县委书记曹立明,县委副书记方崇英,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严欣有作为家乡代表亲赴北京吊唁,并向她的家人转达故乡人民对张文秋的深切哀悼。

  撰写《毛泽东与双儿女亲家张文秋》一书的京山县作家张长缨闻讯后,悲痛不已。他告诉记者,他正在为张文秋明年的百年寿诞赶写一部小说,没想到她竟提前走了,这真是京山人民的一大损失啊!

  张文秋故居所在的村民都对张文秋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他们说,张老曾多次率儿孙回乡看望乡亲,他们将化悲痛为力量,尽己所能,保护好张文秋故居,以告慰她在天之灵。

  惊闻张文秋老人不幸与世长辞,悲痛难抑,特作短文,以表深切怀念。

  我与张文秋老人有着不解之缘,为工作上之事,也看望过老人。我曾先后5次到北京受到过张文秋老人的接见。每次见面,她的乡音,她的乡情,她的音容笑貌,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在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9月,那是我第二次专程上北京看望张文秋老人,同行的还有市、县政协的领导。当时我们京山县政协编著的《京山名人》上集已经成书,有关张文秋老人、邵华部长的文章也已打印完毕,只等张文秋老人和邵华部长过目。另外,我们还想请张文秋老人为《京山名人》一书题写序言。

  9月17目,我们到达北京后,才知道张文秋老人已生病住院。于是,我们通过邵华部长找到了正在北京301医院住院的张文秋老人。按理,张文秋老人在医院里是不能会客的。但当她知道我们是京山来的客人后,坚持要见我们,邵华部长也就作出了让步。9月24日上午,我们手捧鲜花走进张文秋老人的病房,她高兴地一一拉着我们的手问寒问暖。整个会见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在这一个半小时里,张文秋老人一直打着吊针,但她不听医务人员的劝阻,一边询问《京山名人》上集的收集、整理、出版情况,一边仔细审查、修改《京山名人》的序言,令人感动不已。为了让她早点休息,我们执意要走,但张文秋老人硬是用浓浓的乡音,不停地打听京山的人和事,并要我们一行人把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电话号码全部写下来,以便日后联系,最后又与我们一一合影留念。

  至今,与张文秋老人的合影一直挂在我的家中,照片上的张文秋老人还打着点滴……

  此后,也是为了写书、写文章,我和张文秋老人又见过几次面。

  最后一次见到张文秋老人,则是去年9月27日。这天,骄阳似火。按照约定,我们在经过几道门卫以后,驱车来到西山毛家小院。此次见面,我已感到张文秋老人精神、记忆皆不如从前。当时,张文秋老人已是98岁高龄了。

  在我们的要求下,张文秋老人非常高兴地拿起笔,为《京山文史资料》(即《京山一中春秋》)题词。她的题词是: “办好京山一中,争创一流学校”。在题词前,张文秋老人不断地说:“我能走出京山,完全是靠我的母亲的培养。是我的母亲让我读书,是我的母亲鼓励我走出京山的。今天虽然是9月27号,但我的题词落款将是7月27号。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天是我母亲的生日。在为京山的教育题词时,我就想到了教育的重要,想到了我的母亲对我的教育。落款7月27日,也算是作为我对母亲的一种怀念吧!”

  整个会见充满了乡情,我们衷心地祝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100岁时,再来为她祝寿。我们也请她在适当的时候再回到京山走走看看。她不断地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她计划在年底回一趟京山,最后一次看一看京山的山,看一看京山的水,看一看京山的人。言语间流露出炽热的故乡情。

  我与张文秋老人有着情缘。我曾按她的邀请,带着我的家人到北京去看过她。现在,张文秋老人离我们而去了,她最终由于身体状况不佳而未回京山辞行,但她对京山人民的深厚情感,亲切的眷念,却留在了京山人民的心中。张文秋老人作为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作为世纪革命老人,她坎坷、传奇的一生,将永远留在中国革命史上。

  张文秋老人是京山人民的骄傲!

  张文秋老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陈仕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人民怀念您


    写信时间:2013/01/02 14:52:38
  • 应该是张老的故居.下文多了一个《白》字去掉


    写信时间:2012/10/24 21:19:40
  • 说的再好不如做的好!真的有心就快点修复张老白的故居吧!


    写信时间:2012/10/24 2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