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导师的教育行谊与教育思想、人间佛教理念
印顺导师的教育行谊与教育思想、人间佛教理念
黄文树
树德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
提要
印顺导师“不忍佛教衰,不忍众生苦”,自二十五岁出家迄今七十年,孜孜矻矻从事佛学的研究、著述、讲授与弘扬。他应机游化,沿途聚讲,足迹遍及全国与东南亚,而以台湾之法缘最深。
印顺导师直探佛陀的本怀,抉发佛法正脉,察人所未察,言人不敢言,倡明根本义谛,雨化风行,导引人们接近纯正平实的佛法。他剖析中国佛教的沈掑,批判漠视义学的偏颇思想,痛砭鬼化神化佛教,提出人间佛教理念,创办女众佛学教育,堪称当代启蒙思想家和进步教育家。
关键字:印顺导师;教育行谊;教育思想。
一、前言
印顺导师(1906~)是当代佛学巨擘和僧团领袖。他被称为“宋代以来最重要的法师”(The most important buddhist monk since the Sung Dynasty)、1“佛学研究派”的领导人、2人间佛教的“播种者”3与“领航者”、4“杰出的佛教思想改革家兼佛教思想史家”。5这些称誉,勾勒出印顺导师在佛教史与宗教界的重要地位。
念笃志大,印顺导师“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6自二十五岁出家迄今七十年,孜孜不倦地从事佛学的研究、著述、讲授与传播。从这一点看,他诚然是一位大教育家。而时下知识份子多研读、收藏其书,无不尊为“导师”,这说明士人对印顺导师的从信与推崇。
检视佛教人物,印顺导师和那些建道场以自炫、借清谈以自娱、归隐逸以自乐的名僧不同,他非常重视教育。他说:
佛教的重心,是觉化的完人教育。……在经中,佛陀不断的赞叹“法施”。法是真理、德行、良善的学说,以及礼俗。换言之,法是合法(合理性)的一切世出世间善法。佛弟子修学此法,又与人为善而宣扬此法,就是法施。法施可分为二类:“出世法施”,如内明的弘扬传授;“世间法施”,如声明、因明等的教授。世间法施,就是世间的一般教育。……从事这一般的教育事业,不应看作适应时代,附属于佛教的,而应作为佛教自身的重要内容而努力!7
为了正法,为了利益众生,印顺导师以著述讲学为性命,若饥渴之不能一刻耐。他热切而勇猛地探求纯正的佛法,抉发释迦的本怀,实践佛教的教育,促进和推动了佛教法义学说的普及和发展。他的弘化事业和教育思想是值得认识的。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