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01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14日

闲谈董竹君自传

发布时间:2010-12-04 11:37:1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news.dayoo.com 2005年03月28日 来源: 信息时报
  陈艳冰(广州)
  董竹君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是本旧书,1997年出版的,厚重达45万字。前段生病休息,正好一页一页读完。她的文字不算优美,比不上杨绛,也比不上章诒和。然而这本书很值得花时间。董竹君与二十世纪同龄,13岁就卖身到青楼做小歌女,15岁就嫁作都督夫人,政权更迭、战争饥荒、牢狱之苦她都经历过了,她的心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她处事用的都是智慧。我没有看过李媛媛演的电视连续剧《世纪人生》,不过我相信董竹君的自传更精彩。《我的一个世纪》有些章节是董竹君早年写下的,那些章节显得很有生气,很有活力。后来一些显然是老年写下的章节则显得非常平静。哪怕是说到文革期间她坐了五年的牢,备受折磨的境况,她依然平静地道来。
  全书令我印象较深的是关于筹建锦江川菜馆(锦江饭店前身)的描述。董竹君选了一个当时较为偏僻的地点,看中那里有可以停车的空地。碗碟、电灯、椅子、金鱼缸、通道的字画,各式的布置都是别出心裁、一丝不苟的,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地方的干净,注意培训员工,给他们良好的待遇。因此客似云来,更招来了上海滩一霸杜月笙。锦江川菜馆的扩建就靠杜月笙的关系和势力。杜月笙逃到香港后,杜有个朋友追求董竹君,董竹君没有正面拒绝他,只要求他离婚再说,结果对方以大家条件不合,没有再纠缠董竹君,实际上董竹君根本没打算跟这位先生在一起。董竹君说,做人做事要把握分寸,这样就会免去不少麻烦。
  《我的一个世纪》写得很平实,因而很可信。董竹君不仅告诉你她做过什么事,还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她到菲律宾看望女儿时,恰逢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与两个女儿只好到处逃难。难民的生活饥不裹腹,艰难境况可想而知。但她要求女儿时时穿戴整齐,注意仪表。结果逃难过程中一位找不着亲人的绅士,在难民队伍中主动接近她们,用汽车将她们送到了较安全的城区。
  董竹君的成功之处,除了注重仪表外,还有善于学习。她把日本人生活习惯上的优点用于经营管理锦江饭店上;早年随夫到日本留学,她不仅学会了日语,还请家庭教师教授数学、语文,更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希望到英美留学去。她逃离封建家庭后,独力养育的四个女儿都成了栋梁之材,既有八一电影厂的创办人,也有钢琴家,又有纽约图书馆的馆长。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是让他们既注重包装(穿戴打扮),也注重内涵(读书上进)。这一点,也值得孩子们的家长借鉴,经济条件好固然可以让孩子穿得漂漂亮亮的,但培养他们内心的动力也是很重要的。内心有动力,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就容易感受到心花怒放。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